在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感謝您的支持,小編將每日為您帶來精彩內容,希望您不要錯過哦~
游客丟失兒童手表,卻讓2名環衛工人高溫下連續工作4小時,徒手從8噸垃圾中尋找。
網友罵上天,官方回應難以平“民憤”?究竟是怎么回事?我們一起來看看。
事情經過
據封面新聞7月13日報道,7月1日下午盧女士一家坐高鐵從太原到大同,在車上將兒童手表遺忘在車上。
盧女士表示,她們來自深圳,當天她們在車上將兒童手表裝在一個干凈的紙質垃圾袋中玩耍,但是下車的時候卻遺落在車上丟失了。
兒童手表有定位功能,經過查詢發現手表在大同南站,盧女士懷疑手表當做垃圾給處理掉了。
第二天上午,盧女士撥打12345熱線尋求幫助。得知情況后,相關部門安排2名環衛工人在炎熱天氣下,徒手從8噸垃圾中找到了盧女士丟失的兒童手表,共花費了4個小時。
隨后,盧女士發視頻表示,自己來大同是幸運的,如果不是來了大同,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多么幸運,而這份幸運源于很多善良的人。
此事被當地媒體以“暖心”故事一報道,迅速引起網友們的熱議,大部分網友認為,此舉是在浪費人力。
當地回應
一些網友認為,一個兒童手表的價值,相對于環衛高溫作業4小時的人工成本以及垃圾轉運費的成本,遠遠超過了物品該有的價值。
對于網友的意見,當地環衛公司上級部門大同城管局給出了回應。
城管局一位工作人員表示,此前也多次幫市場尋找過失物,所以這類事情并不是個例。只要百姓有需要,向我們尋求幫助,我們肯定是要去做的。
網友們的看法
一些網友認為,這么熱的天,環衛工人翻了八噸垃圾找東西。但凡那女子還有點兒善良,能體諒體諒環衛工人的辛苦,這手表也就不用再這么折騰著找了。
還有一些網友稱,烈日下氣溫那么高,八噸垃圾啊,讓環衛工人冒著得熱射病的風險去翻一只手表。
要換作是我,我肯定干不出這種事。手表丟了就丟了,是自己不小心,沒必要讓別人來承擔這個后果。
這位網友表示,之前有人丟了人工耳蝸,很多人幫忙找,這我能理解,畢竟人工耳蝸不好適配,貴的要好幾萬,還是生活必需品。
可這手表也就千把塊錢,隨便都能再買一個,為啥還要發動這么多人找兒童電話手表呢?感覺有點浪費時間和精力。
還有網友認為,說漂亮話的是領導,干苦力活的是工人!這女士是幸運了,可最倒霉的,還是這些底層清潔工人,大熱天還得給她翻垃圾!也沒個說法,難道是無償勞動嗎?
夏天來了,旅游季也來了,這件事當作一件“暖心故事”被報道出來,想表達的應該是大同這座城市是善良的、有溫度的城市。
一位旅客遇到困難,當地政府就能毫不猶豫的伸出援手,高溫、4小時、8噸、2人這幾個關鍵詞,確實有點吸引人眼睛,本以為是體現了“為人民服務”的精神,但是網友眼里卻變味了。
一些網友認為,頂著高溫花4個小時徒手在8噸垃圾里找一個電話手表,所付出的成本遠遠超過了電話手表本身的價值。
這段時間全國高溫預警,垃圾經過高溫加速了腐敗變質,環衛工人的工作環境本就惡劣,讓他們徒手翻找垃圾這也太辛苦了,隨時都有中暑、被感染的風險。
但是報道里,并沒有提到對環衛工人的補貼,也沒有提到環衛人工在翻找電話手表時有沒有什么防護措施。對于底層勞動者的關懷何在?
話又說回來了,如果丟失的東西非常珍貴,比如人工耳蝸,那么大家幫著找一找還可以理解。因為人工耳蝸造價本來就很高,不容易匹配,且是佩戴者生活上離不開的東西。
但是,一塊兒童手表,貴也就幾千塊錢,丟了就丟了再買一塊就得了,為什么還要讓環衛工作大熱天翻垃圾呢?
再說,是盧女士自己丟在垃圾袋里。眾所周知,垃圾袋里的東西就是垃圾,既然她自己丟進去的,那么默認為垃圾了。丟了也是她自己的責任。
城市服務有溫度,沒有錯。但是不能以底層勞動者的權益當犧牲品。城市服務的溫度,就得體現在對每個人的尊重和關心上。別讓“暖心”最后變成“寒心”,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你對這件事有什么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
如果覺得文章不錯,請“關注”我,感謝您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