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俄羅斯《消息報》的報道,目前俄羅斯海軍唯一的一艘航母,庫茲涅佐夫號,在經過8年的大修和現代化改裝,最終可能還是要被放棄。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前司令謝爾蓋告訴《消息報》,俄羅斯海軍“從長遠來看不需要經典形式的航空母艦”,因為航母太容易被現代武器摧毀。航母是非常昂貴且無效的海軍武器,未來屬于無人機和機器人。
謝爾蓋上將這個說法在我看來,是在萬般無奈之下,為俄羅斯海軍的尊嚴所進行的努力解釋。畢竟庫茲涅佐夫這艘航母,俄羅斯已經養不起,也用不起了,而且情況改善的前景,他們自己都看不到。所以,找一個邏輯上看似說得通的理由,能夠掩飾一點點尷尬。
說俄羅斯用不起航母,好理解。一個航母編隊的攻防體系,最外圍的力量是艦載機,但是俄羅斯的艦載機力量太弱了,戰機不先進數量少,全國的艦載戰斗機飛行員也就30人。而且按照蘇聯時代的傳統,最優秀的飛行員是防空軍先挑走,然后是空軍,海軍航空兵只能撿漏。雖然現在防空軍和空軍變成了俄羅斯空天軍,海軍仍然是排名最后。這樣的力量撐不起艦隊的空中保護傘。本來就缺氧的俄羅斯海軍在遭受莫斯科號沉沒等損失之后,水面艦艇已經從曾經的配角變得更像個裝飾用的附件,現有那點水面艦艇也撐不起近距離的保護傘,庫茲涅佐夫即使修好了,也沒多少真實戰斗力,空襲一下游擊隊水平的武裝或許可以,無法面對任何真正的對手。所以也只能作為一種政治象征,很難成為戰略力量。使用性價比真的太低了。
說它養不起,因為俄羅斯的造船行業已經沒法形成完整的配套體系,也沒有足夠的資金供給,打贏這一場戰爭是當務之急,海軍的建設只能擱置。關鍵是這一切,也沒有機會改變。俄烏沖突已經把俄羅斯的血液都聚集到俄烏之間的一小部分,目前還不能自拔,現在戰爭物資都要大量從朝鮮獲取,俄羅斯就算想讓自己的工業能力再次支撐完整的航母建造和維護,看來是遙遙無期了。庫茲涅佐夫這8年的大修,最后也只是成了告別之前的整容。
所以,當年國內曾經熟悉的航母無用論,在俄羅斯再次出現。成了大國興衰的寫照。俄羅斯海軍在最興盛的時候,也沒有過征服大洋的夢想,只是海基核力量的護衛,以及陸軍的海上策應力量,現在恐怕連這個夢想都談不上。
只不過,對俄羅斯這位上將的說辭,中國人都已經明白,他的話,只在俄羅斯適用。如果航母真的已經毫無價值,中國海軍遼寧、山東、福建三艦又該是什么地位,中國在建的新航母有可能成為全球最大戰艦,難道也是徒勞?中國能持續發展航母,不僅是因為我們有了完整的配套工業體系,有了科技和經濟實力,有了以實力為支撐的戰略需求。我們養得起用得起,有比俄羅斯當年更恢宏的夢想。
但是無論如何,俄羅斯海軍畢竟是解放軍海軍曾經的導師,給中國海軍的發展帶來過不少經驗。看到這支力量走向衰弱,我們不妨用一點敬意,向它曾經的歷史做一次告別。沉舟側畔,會有中國海軍的千帆駛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