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標題,大家可能會覺得有些奇怪,一封電報為何會救了彭德懷呢?這中間發生了什么?
一切都要從那場戰爭說起……
1950年,彭德懷臨危受命擔任志愿軍司令員前往朝鮮抗美援朝。要知道,當時朝鮮可以說遍地都是戰場。制空權完全被美軍掌握,他們可以將炸彈扔到朝鮮任何一個地方。
作為幾十萬志愿軍的指揮員,彭德懷等人的安全就顯得尤為重要。更何況美軍的飛機經常在各地巡邏,雷達24小時在監聽,就想知道我們的指揮部在哪。
要想躲避美軍的轟炸,我們就只能躲進防空洞。因此,修建防空洞就成為最為緊迫的一件事。
可是我們也知道,在戰場上時常要轉移位置,修建防空洞也需要時間。更何況事情很多,防空洞的事情就沒有得到志愿軍指揮部足夠的重視。
當時,志愿軍指揮部也挖了防空洞,但是數量不夠。有的時候彭德懷就在大街的房子里辦公,美軍飛機來的時候很多人都不進防空洞。而且,指揮部在那個地方已經待了一個月左右,還集中了4部電臺。
周總理得知這些情況后,立刻意識到了危險。周總理早些年主持過地下工作,非常明白電臺容易被監測到位置,何況還待在一個地方如此久?
周總理和毛主席等人商量后,決定發電報給志愿軍指揮部,讓他們注意防空問題。商議完后,為了讓他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周總理決定親自起草這份電報,且言辭十分鄭重。
在電報中,周總理不僅要求志愿軍指揮部要經常變更駐地,分散電臺,還要求他們挖足夠的防空洞,在地下室商議作戰。
周總理為了引起彭德懷等人的重視,電報里還寫了這樣一句話:“凡遇敵機來襲,負責同志必須進入地下室,任何同志不應違背。”
這就是說沒有條件可講,必須遵照執行。而且是以中央的名義發送,規格最高,是最高命令!
這份電報彭德懷看到后,明白了其中的分量。立即讓人交給洪學智,防空安全正是他的職責。洪學智看后也明白了其中的重要性,立即命人挖防空洞。修建好后,就把地圖、沙盤等作戰用品全部搬進了地下指揮室。
1950年11月25日,美軍飛機又來了,大家很快躲進了防空洞。彭德懷當時仍在聚精會神的思考作戰,洪學智看到后立即命人架起彭德懷就走,等到東西搬進防空洞后,敵機也過去了。
大家都以為平安無事了,有兩名戰士飛快跑出防空洞拿資料??蓻]想到,敵機突然又來了,投下了幾顆燃燒彈,火焰頓時吞沒了房屋,兩名戰士犧牲了……
那兩名戰士其中一人就是毛主席的兒子毛岸英。
不幸的是,毛岸英犧牲了。萬幸的是,彭德懷等人躲過了。周總理的那封電報救了彭德懷,沒能救得了毛岸英,世事無常,誰也無法預料,這就是戰爭。
致敬犧牲的毛岸英,致敬周總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