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樓市仍在調整期,這是官方給出的定調,而各地都已經開始落實國家的政策指導,為了促進樓市快速止跌回穩,一切盡在掌握中。
7月4日,住建部調研組調研時表示,充分用好房地產調控政策自主權,因城施策、精準施策,提升政策實施的系統性有效性,持續鞏固房地產市場穩定態勢。這是國家對各地做出的最新指示。這次定調定調釋放了積極信號,預計下半年各地將全力推動已出臺政策落地見效。
7月10日,北京發布《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優化住房消費新供給部分提及:進一步發揮住房公積金促進作用,支持繳存人在提取公積金支付購房首付款的同時申請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
北京此次進一步優化供地和公積金政策,將有利于更好地促進住房消費需求釋放,也為其他城市政策調整起到了示范效應。到目前為止,4個一線城市中,北京、深圳、廣州都已明確可申請公積金用于支付購房首付款,只有上海還沒有跟進。不出意料的話,很快應該也會跟進。
而且公積金政策顯然只是新一輪樓市利好政策落地的第一槍。像北京此前已開展實施二手房交易的商貸“帶押過戶”,如果接下來將來公積金貸款也能“帶押過戶”,那么將進一步提升二手房交易的便利度,促進市場活躍和換房的積極性。尤其是一二線城市,因為二手房市場更為成熟,對這樣的政策需求更為強烈。
除了公積金付首付,包括其他一系列的政策優化調整,不僅有利于為個人帶來住房的幸福體驗,同時也對樓市止跌回穩有重要的積極效果。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各地共出臺了超過340條措施,主要圍繞公積金政策優化、發放購房補貼與以舊換新、調節土地供應等內容。
官方調研時表示,上半年全國新房和二手房交易總量同比增長,房地產市場總體保持穩定態勢。尤其是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新房市場“活躍度”正在不斷提升。
2025年上半年房地產市場表現積極向好,但同時距離止跌回穩目標又需要更大的努力,這就說明一系列房地產政策的效應積極釋放,購房需求和動力充足。但同時,也意味著要想讓老百姓的信心全面恢復仍需要時間和政策力度。
如今樓市僵持不下,無外乎就是最末端的購房者不給力,一個是讓他們主動愿意買房,二是讓他們有錢買房。說到底,樓市的主要問題還是老百姓的信心和收入的問題。大家對未來預期信心不足,以及房地產市場恢復的信心不足,如果房價上漲他們該買的一定會買。
可以從增強城市吸引力、提升項目功能服務、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三個方向刺激樓市需求。
城市吸引力強了,他們才愿意留下來,“住得舒心、用得放心”的“好房子”,他們愿意生活下去,加上“門檻合理、預期穩定”的政策,他們才能扎下根來。
對于穩定就業、增加居民收入的方面,央行研究員宋泓均認為,促進樓市復蘇需要從“救項目”轉向“救需求”,通過降低居住成本、消除交付顧慮、重塑人口紅利三維發力。要讓新市民“租得起、買得到、住得穩”,而非重復刺激投機需求。
按官方給出的原話是,及時優化調整難以適應當前房地產市場發展形勢需要的相關政策,還有加快制定有利于構建房地產新模式的增量政策,在系統上形成政策合力。
僅就一線城市而言,還有一些限制性政策需要調整優化,然后降低購房成本的房貸利率有望繼續下調,包括多孩家庭買房補貼等也需要跟上。
在新一輪政策背景下,預計城市之間及項目之間分化行情將延續,“好城市+好房子”具備結構性機會,一線及強二線城市或因政策持續加碼,率先引領全國樓市向好,但市場全面止跌回穩仍需政策進一步加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