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小菌主
旅居云南推薦官
我是云南的 “小菌主”,
妥妥的一枚山野小精靈!
說到我的家鄉云南,
那可是擁有超多 “王炸” 稱號
“動物王國”、“植物王國”、
“有色金屬王國”、“世界花園”!
但很多小伙伴不知道吧,
我們云南還有“真菌王國”的美譽!
雨季到了?,
我和我的小姐妹們冒出頭來,
組團出道,
迫不及待地想邀請全國的小伙伴們
“旅居云南”!??!
體驗“始于山水?、歸于煙火”的神仙日子~
?小菌主的奇幻之旅?(500人)
@所有人 小伙伴們,上周跟著我旅居臨滄,有什么感受呀?
徒步勐庫大雪山,整個人就像做了場森林SPA,現在都覺得神清氣爽!
“摸你黑”狂歡太好玩啦,大家肆意涂抹,都變成泥人了!
哈哈,果然臨滄沒讓大家失望!今天我的小姐妹要帶大家旅居德宏,解鎖德宏的旅居密碼!
沒錯?♀?!跟著本菌主去一個美麗的地方-德宏,感受綠境里的文化交融與開放自在。
好耶好耶!
旅居云南之德宏篇~走起!
戳視頻,聽小菌主跟你說悄悄話
德宏,一個生態畫卷與民族風情
共譜華章的美麗地方!
讓你體驗一種叫德宏的幸福?
綠色是德宏的底色
德宏地處云南西部,
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
年平均氣溫19.8℃,
森林覆蓋率67.45%,
負氧離子含量高,
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氧吧。
這里的每一縷清風都裹挾著森林的涼意,
正是消弭暑氣、安放身心的好地方。
德宏芒市孔雀谷森林公園
以 98.6%的超高森林覆蓋率,
向你敞開懷抱,
邀你共赴一場清新治愈之旅。
這里生物多樣性豐富,
完好保存著原始熱帶雨林風貌。
公園內負氧離子含量
平均為1萬至5萬個/立方厘米。
踏入孔雀谷森林公園,
仿佛一頭扎進自然的懷抱。
季風常綠闊葉林層層疊疊,
如巨傘般遮天蔽日。
穿行林間,靜靜聆聽蟲鳴鳥叫,
深深一吸,清新空氣沁入肺腑,
將所有疲憊與煩躁一并驅散。
莫里瀑布,又名扎朵瀑布,
是滇西南落差最大的瀑布。
清澈的泉水
從60米高的懸崖傾瀉而下,
激起的轟鳴聲響徹山谷。
當冰涼的水花飛濺在肌膚上,
沁人的涼意瞬間消解燥熱;
氤氳的水霧裹挾著雨林獨有的
清新氣息撲面而來,
發絲與睫毛都凝滿細碎的水珠,
恍若跌入水霧織就的綿密夢境,
連呼吸都染著雨林的濕潤甜意。
文化是德宏的基因
在滇西南的邊陲之地,
德宏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潤著文化的基因,
那是多民族共生的煙火詩篇,
是多元文明交織的璀璨星河。
在這里,你可以在非遺的鮮活體驗中,
感受德宏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蘊與獨特魅力。
傣族剪紙,
是德宏傣族群眾世代相傳的傳統手工技藝,
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
因使用的工具是剪刀??或者刻刀,
也被稱為“剪畫或刻紙”。
2006年,芒市傣族剪紙被列入
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
走進傣族剪紙非遺體驗館,
一幅幅靈動的剪紙映入眼簾,
絢麗的孔雀開屏、圣潔的蓮花…
每一刀都展現著傣族人們的豐富想象力。
在傳承人耐心的指導下,
原本普普通通的一張紙,
經過看似隨意的幾刀雕琢,
竟幻化出了精美的圖案。
當你完成自己的作品,
捧在手中細細端詳,
滿滿的成就感與幸福感油然而生??。
目瑙縱歌節,
是景頗族最為盛大的傳統節日,
已有數百年的歷史。
“目瑙”是景頗語,“縱歌”是載瓦語,
二者結合意為“大家一起來跳舞”。
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
村村寨寨都會舉辦目瑙縱歌節。
如今,它已由景頗族的專屬節日
演變為多民族狂歡交流的節日,
大家同跳一支舞、共唱一首歌。
當激昂的笙管、鑼鼓樂響起,
目瑙縱歌現場便成了歡樂的海洋。
頭戴絢麗冠羽、手握鋒利花刀的“瑙雙”“瑙巴”長者,指引著舞陣的方向。
無需排練,無需刻意學習,
只需跟隨鼓點的指引,
你便能融入這萬人同頻的奇妙律動。
在這里,各族兒女手挽手
共赴這場文化盛宴,
用舞步延續古老傳說,
用歌聲譜寫時代新章。
開放是德宏的品格
德宏區位優勢獨特,
是中緬印度洋主通道,
口岸綜合流量居云南省第一位、
全國沿邊陸路口岸前列。
邊境的開放與包容,
為這座城市增添了別樣的風情。
在這里,你可以體驗
德宏“口岸明珠”的開放活力,
在邊境線上邂逅獨特的浪漫。
姐告口岸,
與緬甸最大的邊境口岸木姐口岸毗鄰,
距木姐市中心僅500米,
設有10座界碑,4條通道。
它是“中緬”、“中印”公路的交匯點,
是國家一類口岸重要通道。
這里車流穿梭,商戶云集,
街邊的商鋪里,琳瑯滿目的緬甸玉器、特色工藝品讓人目不暇接。
站在雄偉莊嚴的姐告國門前,
抬眼便能望見緬甸木姐市的街景,
人潮涌動間,滿是別樣的異域氣息。
在此拍照留念,每一張照片
都定格著獨特的邊境記憶。
“天涯地角”是320國道的終點。
在標志性的石碑上,
"天涯地角"四個鎏金大字
在熱帶陽光下熠熠生輝?。
兩側雕塑威嚴矗立,
象征著邊境貿易的繁榮。
你還可以走進免稅店,
穿梭在貨架間,邂逅來自世界各地的好物,
將心儀的寶貝收入囊中,盡享購物的愉悅。
銀井村因獨特的“一寨兩國”奇觀而聞名。
一條蜿蜒曲折的國境線,
以竹籬、村道、水溝、土埂為界,
將這個傣族村寨一分為二,
中方的銀井與緬方的芒秀,
從此隔“界”相望,卻又緊密相連。
漫步村中,“一井兩國”的水井旁,
鐫刻著陳毅先生訪緬時所題詩句,
兩國邊民共飲一井水,
清甜的井水滋養著兩岸人民,
胞波情誼也如這井水,源遠流長。
還有那架充滿趣味的“一秋蕩兩國”秋千,
它穩穩地架設在國境線之上。
你輕輕一蕩,清風拂過臉頰,
仿佛瞬間便能“出國”,感受異國風情,
讓人不禁為這獨特的設計而驚嘆。
美食是德宏的記憶
德宏得天獨厚的光熱水土資源,
孕育出豐富多樣的生態食材。
這里的美食既承載著濃郁的民族特色,
又巧妙糅合了異國風情,
每一道佳肴都在訴說著邊境的獨特韻味。
在這里,你可以開啟一場
暢享中緬風味的舌尖之旅。
孔雀宴是傣家人待客的珍饈宴席,
整桌佳肴被塑造成孔雀開屏的形象,
芭蕉葉作翡翠底色,仿真孔雀頭昂立席首,
鬼雞、火燒魚等菜品經巧思堆疊成羽翼...
堪稱色香味俱全的視覺盛宴?。
綠葉宴,是景頗族流傳千年的古樸宴席。
用餐時將芭蕉葉包裹的 “綠包” 逐一打開,
綠葉燜肉色澤誘人,舂干巴口感勁道...
一場味蕾的山野狂歡就此拉開帷幕...
過手米線是阿昌族的一道傳統美食,
食用時取一團米線置于手心,
鋪上帶皮燒肉、豌豆粉等豐富“帽子”,
再淋上阿昌酸水這一靈魂調料,
吃一口,各種滋味在舌尖層層綻放,
讓人欲罷不能!
嘗罷獨具特色的民族美食,
在德宏,不出國也能邂逅
東南亞的街頭風味!
雞油飯鮮美濃郁,緬甸油面香脆軟糯;
魚湯米線柔韌爽滑,拌茶葉豆清新獨特...
咀嚼間,仿佛腳踏德宏土地,
味蕾卻已穿越到仰光街頭,
在煙火香氣里觸摸異域風情。
自在是德宏的特質
這里交通暢達如織,
風物物美價廉,
既有推窗見景的詩意棲居,
更有光陰慢行的生活哲學。
尋一隅靜謐處安放身心,
讓時光在悠然自得中緩緩流淌,
才是旅居德宏最愜意的句點。
德宏芒市三臺山出冬瓜村,
是全國唯一的德昂族聚居村,
始建于明清時期,歷史文化底蘊深厚,
這里完好保存著德昂族建筑群與古樸民俗。
住進由傳統建筑改造的民俗客棧,
清晨被清脆的鳥叫聲喚醒。
漫步在村中,翠竹遍地、古樹林立,
陽光透過縫隙灑落地面,
斑駁的光影在石板路上搖曳。
拐進茶香氤氳的茶坊,
捧起一盞風味獨特的德昂酸茶,
微酸與回甘在舌尖次第綻放,
那滋味,定會讓你難忘。
夜幕降臨,與德昂同胞圍坐火塘,
聆聽老人講述創世史詩《達古達楞格萊標》,
那些古老的傳說,隨著火星濺起的輕響,
在夜空中綻放成閃爍的星光。
此刻,遠離城市的喧囂紛擾,
唯有星辰溫柔相伴,歡笑在耳畔回蕩,
自在與愜意如春水漫堤,悄然漫過心間。
怎么樣?跟著本菌主旅居德宏,
飽覽滇西綠境的盎然生機,
浸潤多元文化的深厚積淀,
解鎖中緬邊境的開放活力,
品味舌尖上的味覺盛宴,
慢享邊城煙火的自在時光,
是不是讓你依依不舍?
當然,咱們德宏的驚喜還遠不止這些哦,
等您來慢慢發掘吧!
在彩云之南,
還有更多寶藏秘境等待著您親自解鎖!
下一站,咱們保山見!
昆明篇
普洱篇
麗江篇
昭通篇
大理篇
迪慶篇
西雙版納篇
臨滄篇
總策劃:武志敏 牛峰
策劃/創意設計/撰稿:楊婷 田煥煥
編輯/宣推:田煥煥 楊婷
一審/牛峰 霍慧 趙小強
二審/武志敏
三審/尹凡
說明:小菌主的AI形象版權歸云南廣播電視臺所有,未經授權不得擅自使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