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四點,湖塘鎮菜市場的燈還沒亮透,巷子深處那間低矮平房已經飄出骨頭湯的醇香。老板老張正用紗布裹著硝肉定型,案板上整整齊齊碼著現熬的豬油渣。隔壁早點鋪的王嬸打著哈欠來借蔥,瞧見這架勢直咂嘴:"老張頭你又瘋魔了,現在誰還費這功夫?"灶臺上鐵鍋咕嘟冒泡,映得他額頭上汗珠亮晶晶的:"咱這碗面要是糊弄人,常州老饕的舌頭能答應?"
文化廣場那家網紅店這會兒估計剛開張。服務生正往苦無造型的筷子上噴酒精,穿cos服的姑娘們舉著手機等拉面——五十七塊錢一碗的"螺旋丸特制",湯底是料理包兌的,叉凍得能當暗器使。上周有個穿漢服去打卡的小伙子,發朋友圈說吃得心絞痛,底下評論炸了鍋:"去大通東路吃碗硝肉面,比吃十粒速效救心丸都管用!"
巷子口停著輛沾泥點的保時捷。西裝革履的周總蹲在塑料凳上嗦面,湯汁濺到愛馬仕皮帶上了都顧不上擦。他公司上市那天,董事會非要請他去米其林餐廳,這老哥愣是帶著全體股東來這兒吃了二十碗拌面。老板娘舀米湯的功夫,聽他跟新來的食客吹牛:"當年我在日本吃遍三大拉面,回來發現最好吃的在咱菜市場——你們猜怎么著?這面里吃得出我奶奶灶臺上的煙火氣。"
十一點剛過,穿校服的中學生旋風般沖進來。書包往墻根一甩,嗓子還帶著變聲期的沙啞:"阿姨救命!下午體育測試!"灶臺前的老張手腕一抖,小刀面在空中劃出銀亮的弧線。三分鐘后面碗見了底,孩子舔著嘴角的豬油花嘀咕:"比我們食堂的噴射戰士套餐強多了..."后廚傳來悶笑,案板上的硝肉被剁得咚咚響。
斜對角新開的日料店老板來偷師,看見老張用笊籬撈面的手法眼睛都直了。這日本老頭在橫濱做了四十年拉面,此刻盯著那鍋奶白的高湯直咽口水:"張桑,您這湯..."老張把笊籬往灶臺一磕:"祖傳的笨法子,四點鐘開始吊,中途撇八遍浮沫。"玻璃門外,外賣小哥的電瓶車排成了長龍,有個黃頭盔急得直蹦:"哥!我這單要超時了!"老張頭也不抬:"急啥?上次那姑娘等面時把畢業論文都改完了。"
十二點五十八分,卷閘門開始往下滑。穿貂皮的大姐百米沖刺擠進來,金鐲子哐當砸在收銀臺上:"多加硝肉!"老張擦著手從廚房晃出來,不銹鋼桶倒扣在洗碗池里咣當響:"高湯見底啦,明兒請早。"后頭沒吃上的小情侶也不惱,男生把女朋友往電動車上馱:"走,帶你去吃環球港那家網紅店。"姑娘揪著他耳朵笑罵:"敗家玩意兒!那價錢夠在這吃三碗了!"
巷子里的路燈亮起來時,老張正往湯鍋里兌開水——不是要壞規矩,是留著自家晚飯下掛面用。他閨女蹲在門檻上啃蘋果,突然噗嗤笑出聲:"爸,微博上說你們這兒是'火影忍者現實版一樂拉面'。"老頭把抹布甩得噼啪響:"扯淡!他們用忍術也變不出我的老鹵!"對面網吧的小年輕們聞著香味扒在窗臺上起哄:"張叔,您這手藝要是在網紅街,早發財啦!"月光把晾在竹竿上的紗布映得透亮,里頭裹著的硝肉像一截截老樹根。
本報道嚴格遵守新聞倫理,倡導積極向上的社會風尚。如有內容爭議,請依法提供證據以便核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