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編輯|麥麥
“這鬼天氣真是要把人逼瘋啊”!
體感溫度直逼40度,最熱的時候說有50度也不為過。
這哪是夏天,分明是太上老君的“煉丹爐”!
出門5分鐘,汗止不住地往下淌,在太陽底下多待一會兒都有可能被熱化。
然而對于部分“沒苦硬吃”的老年人來說,寧愿中暑都不愿意開空調!
一二百塊錢的電費,和大幾千的住院費相比,哪個更“劃算”一目了然。
不得不說在40度的高溫天氣下,所謂的“勤儉節約”也變成了“貶義詞”....
省錢省出人命,老年人的“假節約”實在是太離譜!
自從進入酷暑以來,社會上就突然冒出了這三大“怪現象”,看看你都知道幾個?
一、“假節約”省出人命
“開空調太費錢”!
對于部分老年人來說,寧愿熱著,也不愿意開空調涼快一會兒。
40度的高溫下,房子就像一個蒸籠一樣,熱的讓人透不過氣。
可即便如此,老年人家里的空調依舊是一個擺設,常年掛在墻上落灰。
據醫院急診科數據統計:室內中暑患者65歲以上占比78%,多數還伴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
不開空調省了幾百塊,一進醫院急診科幾千塊眨眼就沒了。
為了省錢不開空調、風扇的大有人在,本來房間里就熱還不透氣不中暑才怪。
尤其是最近氣溫直逼40多度,長時間待在悶熱的空間里很容易得“熱射病”。
熱射病并非是普通中暑,它是比中暑還要兇險十倍的“內臟蒸窩”,堪稱高溫界的“閃電殺手”。
一旦患上熱射病,死亡率高達60%,從頭暈到昏迷僅需要幾分鐘。
到底是省錢重要還是保命重要?
高溫都快把人蒸熟了,嘴巴卻硬是不松口依舊喊著“再忍忍”。
對于醫生來說,最怕遇到的就是“節儉型中暑。”
老年人代謝慢,身體對高溫的感知更敏感,中暑風險是年輕人的3倍還要高!
然而對于“烈日下堅守”的老年人來說,卻始終不愿像高溫低頭。
問就是不熱、吹空調對身體不好,膝蓋容易受涼,其實說到底還是心疼那倆電費錢。
生活條件雖然改善了,但對于部分老年人來說仍舊是“沒苦硬吃”。
萬一熱出毛病了,后續的住院、輸液、CT、護理等雜七雜八的醫療費可是比電費要貴的多。
傳統節儉美德在極端天氣下,直接演變成了潛在的“危險”行為。
所以說這空調該開還得開,不能因為省那倆電費錢把身體熱壞了。
對此,醫生也專門提醒到:高溫天,空調一定要用,等覺得熱了再開,可能就晚了。
不能省、不能忍,科學避暑很重要!
二、“蹭”字貫徹整個夏季
炎炎夏日,酷暑難耐。
陽臺的多肉植物,一夜之間全部曬成了“多干”。
當我們還以為這是正常的“三伏天預熱”,中央氣象臺卻直接給了大家當頭一棒:
“這是今年以來最強高溫過程”,華北南部到華南中北部一大片區域,直接變身“巨型桑拿房”。
即便降雨,也無法緩解空氣的濕熱感。
這時候可能會有人說了“避暑去北方,東北肯定不熱”!
那可就大錯特錯了,今年高溫天氣可以說是平等的“照顧”每一個地區。
東北氣溫雖然沒到40℃,但架不住空氣濕度大,體感溫度照樣35℃以上。
以前東北人夏天靠“天然空調”續命,如今也都待在空調屋不出門了。
甚至還有人專家預測,未來五年熱度將持續攀升,2070年全球氣溫或將達到59℃!
然而這種高溫天氣下,很多高校卻連基本的降溫設備都沒有。
學生宿舍不僅沒有空調,有的連電風扇都沒有。
本來空間就狹小,人又多,待在宿舍里宛如一個大蒸籠。
即便宿舍里有風扇,但在學校限電政策下根本無法正常使用。
不少學生只能被迫在地上鋪墊子休息,甚至還有人直接帶著帳篷區戶外過夜。
至于白天,那就只能去具有空調設施的公共場所“蹭”涼氣。
超市、商場、奶茶等地,就成了夏日里的熱門選擇。
沒有空調、沒有解暑神器,學生群體“蹭涼”尚且可以理解,沒想到成年人也加入了“蹭”的行列。
他們不在家里開空調,轉而到商場等公共場所享受免費冷氣。
雖然商家為了品牌形象不會主動驅趕,但個別行為確實令人咂舌。
有人直接赤裸著躺在地上,有的甚至直接赤腳搭在貨架上,嚴重影響了超市秩序和正常經營。
他們也不象征性的買點東西,就是光明正大的聚眾聊天蹭空調。
除了商場、奶茶店,地鐵站也成了老年人夏日避暑的好去處。
一些地區的地鐵站,甚至專門為避暑的老年人設立了“人防納涼點”。
不僅擺放了桌椅,
還配備了飲水機、棋牌等休閑設施,甚至還提供電視與無線WiFi等服務。
快瞧瞧你家旁邊的地鐵站,有這種歇涼兒的地嗎?
三、“花錢受罪”、你游我不動
現在這天,與其出門花錢買罪受,不如老老實實待在家里吹空調。
尤其是7月初到8月末這個時間段,去哪都像烤火爐。
趕到暑假,許多家長都想趁這個假期帶孩子出去旅旅游、看看外面的世界。
但一想到出門就要曬冒煙,景區人擠人不說、簡直就是“活受罪”,便立馬打消了這個念頭。
最令人費解的就是度假天堂三亞,進入夏季以來游客數逐漸遞減。
官方數據顯示4-5月旅游人數持續增長,然而進入6-7月后卻突然銳減。
這一變化,令人摸不著頭腦,究竟是游客興趣轉移還是當地吸引力下降了呢?
其實都不是,而是大家變“聰明”了。
一些網友反饋道,三亞交通十分不便利,景點分布也很零散。
高溫天氣下,去三亞旅游就像是在受酷刑。
再加上住宿交通開銷高昂,追求性價比的游客自然是望而卻步。
說實話,即便是有人資助出去玩,很多人也會因為天氣炎熱原因放棄出行計劃。
當“說走就走”變成“說熟就熟”,誰還想出門花錢買罪受?
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許多人寧愿待在家里吹空調吃西瓜,也不想踏出門半步。
或許也會有人問“以前夏天也熱,怎么感覺今年熱的離譜”?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這個現象,這幾年極端天氣越來越多,要么冷到骨子里,要么熱到融化。
現在只能盼望涼爽的秋季趕快來臨,否則真是要中暑了。
結尾:
最近網上流行一個段子:夏天的命是空調給的、西瓜續的、雪糕救的、冰飲充的。
如今看來,還真是有點道理!
炎炎夏日,你們那兒現在多少度?大家又是怎么避暑的呢?
快來評論區聊一聊吧!
信息源:
免責聲明:
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