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敢說,相聲大師楊少華老先生的葬禮,是今年以來,內娛最精彩、也最諷刺的一出“大戲”。
十幾輛勞斯萊斯,組成了一條望不到頭的黑色長龍,送走的,是老爺子仙風道骨的軀體。
而靈堂之內,上演的,卻是一場,關于人性、孝道、和江湖規矩的,大型魔幻現實主義荒誕劇。
這場大戲的主角,不是別人,正是楊少華先生的兒子——楊議。
第一幕:“孝子”的表演
你看他,在告別儀式上,拿著發言稿,聲淚俱下。
他動情地,回憶著父親拉扯幾個孩子長大的艱辛。
他鄭重地,感謝了相聲界的常家、馬家、侯家這三座泰山北斗,對他父親生前的提攜與栽培之恩。
那話說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聽得在場的賓客,無不暗暗點頭,覺得楊家,真是重情重義,懂得知恩圖報。
可最打臉的一幕,也恰恰是在這里。
他口中那“恩重如山”的三大家族,在他父親的告別儀式上,連一個,前來送老爺子最后一程的,代表,都沒有。
什么叫“人走茶涼”?
這,就是了。
第二幕:“逆子”的真實
如果說,上面的“人走茶涼”,還只是讓人感慨。
那么,楊議本人,在靈堂上的種種“迷惑行為”,就真的,是讓人憤怒了。
我愿稱之為——“楊議在父親靈堂前的個人行為藝術展”。
第一場行為藝術:帽子戲法。
靈堂之內,賓客肅穆,所有人,皆脫帽致哀。唯獨他,那頂黑色的帽子,像焊在了頭上一樣,從頭到尾,巍然不動。
第二場行為藝術:掌中乾坤。
接待前來吊唁的賓客時,他,大馬金刀地,盤腿坐在羅漢床上。手里,還悠閑地,盤著一對,油光锃亮的文玩核桃。那份松弛感,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在自家后院,曬著太陽,聽著小曲兒。
第三場行為藝術:靈魂鼓手。
全場高潮,來了。
在莊嚴肅穆的哀樂聲中,他,竟然,一時興起,親自上手,跟著請來的鼓樂班子,有模有樣地,敲起了大鼓!
那投入,那興奮,那滿面紅光的樣子,仿佛不是在送別亡父,而是在參加,村里一年一度的,慶豐收廟會。
第三幕:“局外人”的憤怒
或許,正是看不慣這出,愈演愈烈的荒誕劇。
老爺子一輩子的至交,前央視的“老炮兒”導演老汪,才會在靈堂上,當場“發飆”。
他先是對著遺像,用盡全身力氣,嘶吼出那句石破天驚的:“苦了一輩子了,下輩子不委屈了,老頭!”
緊接著,又猛地轉身,一把按住楊家后輩的肩膀,厲聲喝道:“跪下!”
他是在發酒瘋嗎?是在鬧事嗎?
不。
在不少人看來,這,是老一輩的江湖人,在用他們的方式,替自己的好兄弟,教訓這些,不成器的“不孝子孫”!
第四幕:“干爹”的“好意”
而另一份,來自“遠方”的“心意”,則更顯諷刺。
“干爹”趙本山,也送來了花圈。
可挽聯的落款,赫然寫著——“本山傳媒 趙本山老師 敬挽”。
我的天!
楊少華,是和馬三立同輩的“寶字輩”老先生,是趙本山公開承認的“干爹”。
一個晚輩,在干爹的葬禮上,自稱“老師”。
這,在相聲界最重“輩分”和“規矩”的體系里,簡直是,把自己的臉,伸過去,讓人,狠狠地打。
不知道,是花圈店的疏忽,還是,趙老師的團隊,對這人情世故,真的,就這么“不拘小節”?
一場風光大葬,最終,卻演變成了一出,關于“體面”和“孝心”的,年度鬧劇。
據說,在葬禮的最后,楊議,因為“悲傷過度”,在殯儀館,暈倒了。
至于,這到底是真情流露的“崩潰”,還是,在發現輿論徹底翻車后,無法收場的“奧斯卡時刻”。
這就,見仁見智了。
家人們,對于楊議在他父親葬禮上的這番操作,你怎么看?
你覺得,這是“不懂規矩”,還是,壓根就“沒走心”?
評論區開麥,等你的高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