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總有一個疑問:以我們今天的國力,為什么在國際上,感覺真正的朋友還是那么少?為什么我們對很多國家掏心掏肺,換來的卻常常是猜忌、防備和無止境的索取?特別是俄羅斯,很多人想不通,為什么它寧愿在烏克蘭的泥潭里苦苦支撐,也不愿徹底倒向我們,安安穩穩地做一個富足的大后方?
這背后,不是我們不夠真誠,也不是他們不夠聰明,而是一種近乎普遍的、根植于人性的認知偏差。這個偏差就是:在他們幾乎所有人的眼里,你中國,永遠是那個“更需要他們”的一方。
我們先從俄羅斯說起。在我們看來,俄烏戰爭后,我們頂著西方的巨大壓力,維持與它的貿易,是雪中送炭。但在它看來,完全是另一回事。我們買它的石油,在它看來,不是我們在幫它,而是我們自己被美國卡了脖子,才不得不找它買,所以是我們有求于它,是我們在占它的便宜。我們把物美價廉的輕工產品和電動車賣給它,幫它穩定被制裁后動蕩的社會,在它看來,是我們趁著歐美日企業退出的空窗期,來它的地盤上傾銷“劣質商品”,是我們在發戰爭財,應該感謝它賞飯吃。
軍事上,我們希望“背靠背”共同應對美國的壓力。但在它看來,它早就和西方翻臉了,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它根本不怕。而我們怕,所以是我們更需要它這個戰略后背來提供安全感。既然是我們更需要它,那我們不僅不該談什么“幫助”,反而應該給它更多的好處。想不通這個邏輯?前段時間,俄羅斯的雇傭兵團,在尼日爾把我們的企業給搞了。這或許在他們看來,就是一種文明的“先禮后兵”,先敲打一下,讓你認清自己的位置,然后再看后續。
中俄聯合軍演
這種“你更需要我”的心態,絕不只俄羅斯一家。
再看伊朗。在我們看來,我們在幫它對抗美國霸權。但在它看來,是我們自己快被美國干掉了,才火急火燎地找上它,想把它當成反美的棋子。它心里想的是:“我伊朗是什么情況,你們又不是不知道?宗教治國,內部被蛀成了篩子,連抗以色列都費勁,你還想忽悠我去抗美國送死?你們給的那點利益,買點石油,就想讓我們去拼命?我才不去。我選擇繼續跪著,也比被滅國強。倒是你們,我看快不行了,我可不能上你們的當。”
還有巴基斯坦。我們覺得中巴是“鐵哥們”,我們幫它對抗印度的壓力。但在它看來,我們比它更害怕印度崛起。所以,它覺得是我們更需要它來牽制印度。在這種心態下,它前腳拿了我們的援助,后腳就能先去感謝把它飛機鎖了的美國;它敢和與我們關系復雜的土耳其,聯合研發五代機。你覺得它不懂事?不,在它看來,這都是它可以拿捏我們的籌碼。
視線轉向印度,這種認知偏差就更大了。在我們看來,我們一直在籠絡它,是希望它不要徹底倒向美國的印太戰略。但在它看來,你既然想籠絡我,那好處呢?盾構機不給技術,煉鋼設備給了又后悔,手機產業鏈說好來投資結果又放鴿子。什么?你說我卡你們技術人員的簽證?那是我看你們個個都長得像間諜,我能隨便放進來嗎?
再往南看,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幾乎都是同一個劇本。
印尼覺得,你幫我修高鐵、搞基建,無非是想讓我在南海問題上閉嘴。但現在總統換了,以前的協議是前總統簽的,你想讓我繼續合作,可以,先談談能給我這個新總統帶來什么新好處。
雅萬高鐵
馬來西亞就更直接了。新上臺的總理,其家族背景就決定了他不可能親近我們。前任簽的皇京港、高鐵、森林城市,對不起,我是他的政敵,我一概不認。你說你跟地方國王簽了土地協議?我不認!
泰國覺得,幾百年前你救過我們,五十年前你也幫過我們,但那都是過去式了。我們沒像別的東南亞國家那樣大規模排華,已經是給你們天大的恩賜了。現在你們的游客,天天在我們的國家,搞得我們像你們的藩屬國一樣,我們骨子里崇拜的是西方和日本。
越南更是直白:“胡志明的棺材板都涼透了,你還在跟我談中越友誼?你給我黎筍什么好處了?當年你給的好處,有蘇聯給的多嗎?”
胡志明
就連我們援助最多的柬埔寨、老撾,內部也充斥著各種聲音。他們覺得我們幫他修運河,是為了我們自己打破馬六甲困局;他們擔心運河修好后,我們會不會用軍事手段來控制,讓他們喪失主權。最近柬埔寨和泰國的矛盾,也是源于雙方都覺得自己吃了虧,對方占了便宜。
從德黑蘭到莫斯科,從新德里到雅加達,我們看到的是一幅驚人相似的眾生相:每一個和我們打交道的國家,都下意識地把自己放在了“被需要”的高位上,都認為我們有所圖,都覺得我們給的還不夠多。
為什么會這樣?歸根結底,你不能指望他們都像我們這個文明一樣,把幾百上千年的歷史,把“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的信條,刻在自己的DNA里。在他們大多數人的世界觀里,沒有“歷史情誼”,只有“眼前利益”;沒有“雪中送炭”,只有“下一輪的報價”。
除非你當下給的利益,是肉眼可見的、多到讓他們無法拒絕的,否則,任何時過境遷的友好,任何基于長遠戰略的善意,在他們看來,都可能是一場精心計算的騙局。
所以,回到最初的問題。為什么俄羅斯不愿安穩地做我們的大后方?因為它打心底里,就從沒把自己放在“后方”的位置上。它認為自己是棋手,不是棋子。它認為它碩果僅存的戰略價值,是我們更需要的東西。
看懂了這一點,或許就能理解,我們這條復興之路,為何走得如此強大,卻又如此孤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