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大力推進中醫藥振興發展的時代浪潮中,傳統醫學正煥發蓬勃生機,回歸大眾視野。當前,我國已全面進入老齡化與慢性病高發時代,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病、腫瘤等慢性疾病的防治需求與現代醫療手段的局限性矛盾日益凸顯。在此背景下,以辨證論治為核心的傳統中醫在慢性病調理中展現出臨床優勢,其作為中國原創醫學體系的生命力正歷久彌新。
而基層中醫醫療機構,正成為守護社區健康的重要力量。在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敬生堂中醫綜合診所便是這樣一處縮影。秉承“敬天佑人,關愛生命”的理念,在陳樹明醫師的組織和地方資深名老中醫的共同參與下,診所于2024年正式成立。它不僅承載著傳承中醫藥文化的使命,更以扎實的診療風格,成為社區居民信賴的健康守護者。
根植傳統,博采眾長的學術之路
陳樹明醫師的中醫之路,始于家學熏陶,成于系統教育與名師錘煉。自幼浸潤在濃厚的中醫氛圍中,為其打下了堅實的經典理論基礎。南京中醫藥大學的科班教育,則構建了系統化的知識體系。難能可貴的是,他畢業后并未止步于書本,而是懷著對中醫的敬畏之心,遍訪地方資深名老中醫,博采眾家之長。這段經歷,最終熔鑄成他“熟諳經典、精于脈診、中西醫匯通”的獨特風格。
這份對學術的執著追求,也體現在其專業資質上:2010年取得執業醫師資格,2015年獲得中藥學專業資格,2016年晉升為中級職稱。多重資質不僅是對其深厚功底的認可,更彰顯了他在中西醫結合領域的探索成果。他始終秉持一個理念:中醫的傳承必須扎根經典,而發展則需兼容并蓄現代醫學之長。
辨證求本,創新理論的臨床智慧
深厚的理論積淀,在陳樹明的臨床實踐中轉化為“辨證準確、用藥精準、有效率高”的鮮明特色。他深諳中醫“辨證論治”精髓,強調診療必須基于對患者個體差異的精準把握。在具體施治中,他靈活運用“經方、驗方、時方、秘方、特效方”,不拘泥于單一學派,為患者量身定制個性化方案,尤其在疑難雜癥的診治中展現優勢。
尤為可貴的是,陳樹明醫師并未滿足于經驗積累。他將多年臨床心得與理論思考相結合,創立了獨具特色的“五二六辯證理論”。該理論以中醫經典為根基,緊密結合現代疾病譜變化,致力于將辨證體系系統化、標準化,為復雜病證提供創新性的診療思路。這種“傳承不泥古,創新不離宗”的精神,是其臨床風格的生動寫照——既堅守辨證論治的核心法則,又通過理論創新讓古老智慧煥發時代生機。
醫者仁心,扎根基層守護健康的務實擔當
作為一名全科中醫(中醫類)醫師,陳樹明將“醫者仁心”的古訓,化作扎根社區、服務百姓的切實行動。在敬生堂中醫綜合診所,陳樹明帶領團隊聚焦社區居民的常見健康問題,從內科疑難雜癥到婦科、男科常見病,從頑固皮膚病到各類結節類疾病,以扎實效果贏得了患者口碑。他深知基層是中醫藥服務的“最后一公里”,甘愿做社區居民健康的“守門人”,用耐心的問診、細致的溝通構建起和諧的醫患關系。
一份信任意味著萬分責任,面對每一位患者的托付,他均以嚴謹的態度、精湛的技藝和細致的溝通予以回應。其診療特色在于善于根據病情需要,將經典經方、民間驗方、現代時方與家傳秘方有機結合,形成“一方一證”的精準治療模式。這種多元療法的整合,既是對傳統的傳承,也融入了現代個體化診療思維。
全周期守護,踐行“大健康”理念的社區樞紐
敬生堂中醫綜合診所的定位,遠不止于疾病診療場所,更是踐行“大健康”理念的社區健康守護站。除核心的中醫科診療服務外,診所還提供中藥飲片代煎服務,解決居民煎藥不便之憂;開展中醫養生保健服務(非醫療),通過食療、功法指導等方式幫助居民“治未病”;提供專業的健康咨詢服務,解答日常養生疑問;同時銷售符合規定的醫療器械、衛生用品等,滿足社區居民多層次健康需求。
這種“防治結合、醫養結合”的服務模式,打破了傳統診所單一治病的局限,將服務覆蓋到健康管理的全周期。憑借其便利的區位,敬生堂真正成為了社區居民觸手可及的健康樞紐,實現了“家門口的中醫服務”。
守正創新,書寫中醫藥基層傳承的時代答卷
敬生堂的實踐,是中醫藥在基層“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生動縮影。站在中醫藥振興發展的歷史節點,陳樹明及其團隊深知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在政策利好與民眾健康需求的雙重驅動下,基層中醫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像陳樹明這樣既深植傳統中醫沃土,又具備現代服務思維的實干型中醫師,正是推動中醫藥事業薪火相傳的重要力量。
誠如其所言,中醫藥的生命力在于臨床,在于貼近百姓需求。唯有深深扎根基層、真誠服務大眾,才能讓這一古老智慧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所刊發內容不代表本賬號觀點,與本賬號無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