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王朔曾說過,世界上最無恥最陰險最歹毒的贊美,就是用窮人的艱辛和苦難,當作勵志故事愚弄底層人。
或許山西大同這件事情,就是最好的證明,就這么一個電話,讓兩個頭發花白的環衛工在40度高溫下,徒手翻了4小時垃圾堆。
事情曝光后,當地領導本想借機宣傳城市形象,結果卻被網友罵上了熱搜,不僅評論區淪陷,就連央媒都直接點名。
那么,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環衛工翻8噸垃圾
事件要追溯到7月1日,當天深圳盧女士帶著孩子來大同旅游,一家三口乘坐高鐵從太原出發。
旅途中,孩子將價值1200元的兒童電話手表隨意塞進紙質垃圾袋里,下車時全家人竟無人察覺這一舉動。
直到發現手表不見蹤影后,盧女士立刻通過定位系統查找,發現設備信號仍在車站附近,推測應隨垃圾一同被處理。
雖然當天已放棄尋找,但次日早晨,她終究難掩失落心情,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撥打了12345市民熱線。
這種情況下換作任何人都會嘗試聯系相關部門,畢竟上千元的物品丟失令人惋惜,能找回自然是好事一樁。
出乎意料的是,這次來電引發了大同城管系統的全面行動,首先協調火車站追蹤垃圾流向,確認手表已被送至中轉站壓縮箱。
困難隨之而來——壓縮箱內裝載著整整8噸廢棄物,要在其中尋獲僅手掌大小的手表實屬不易,然而上級下達明確指令必須完成任務。
為此,大同市新城環境公司緊急安排將全部垃圾轉運至富喬垃圾焚燒發電廠空地,當時正值七月酷暑,正午氣溫飆升至40℃,地面蒸騰熱浪滾滾。
兩位年邁的環衛工人承擔起這項艱巨任務,他們倚靠竹掃帚,竟然赤手空拳開始逐袋翻找,既無防護手套也未佩戴口罩。
根據網絡傳播的畫面顯示,八噸垃圾堆積如山,塑料袋內裝滿腐爛蔬菜、殘羹冷炙及其他各類生活垃圾,在烈日暴曬下散發刺鼻異味。
只見兩位老人身著藍色工作服蹲坐垃圾堆旁,耐心拆解每個袋子仔細檢查,不一會兒汗水便浸透衣衫緊貼肌膚,顯露出瘦削身形輪廓。
自下午一點持續作業至接近五點,整整四小時高強度勞動正值全天最炎熱時段,即便靜立戶外亦難以承受這般酷熱。
幸運的是,下午四時五十分左右終于成功找回手表,并于當晚歸還給盧女士,對方欲以紅包致謝卻被婉拒。
原本看似圓滿結局卻因后續發展驟然變質,游客失物復得與環衛工盡職盡責的美好畫面很快被輿論風暴吞噬...
大肆宣揚后的下場
找到手表之后,盧女士特意錄制視頻表達感激之情,情緒激動地表示此次大同行讓她深切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溫暖。
她感慨萬分地強調,若非親歷絕不會相信竟能如此幸運,不僅風景迷人,更重要的是人心向善。
考慮到兩位環衛工人長時間辛勤勞作,盧女士試圖贈送紅包表示慰問,遭到拒絕后轉而向城管局贈送錦旗,此舉令地方官員頗為欣喜。
擁有如此優質宣傳素材,本地媒體迅速跟進報道,標題多采用“暖心”“善良”“高效”等正面詞匯。
大同市新城環境衛生工程有限公司隨即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上轉載相關報道,認為這是展現正能量的良好契機。
然而問題恰恰出現在這些宣傳內容之中——通篇聚焦于城管部門響應速度之快及協調能力之強,以及盧女士如何感動不已。
值得注意的是,整個報道過程中未曾提及任何一位參與工作的環衛工人姓名,仿佛他們是城市管理工具而非真實存在的個體。
果不其然,此事一經披露迅速引發廣泛關注,網絡評論區瞬間爆棚,充斥著大量質疑聲音。
更有網友犀利指出:手表屬于盧女士個人財物,榮譽歸功于領導決策,辛苦付出則由環衛工人承擔,直擊事件核心矛盾。
面對洶涌輿情,盧女士先前發布的感謝視頻現已無法訪問,估計遭遇了大量負面反饋沖擊,當地文化旅游賬號評論區狀況同樣不容樂觀。
7月13日晚,事態進一步升級,“翻找垃圾尋找兒童手表遭質疑耗費大量人力資源”的話題強勢登上熱搜榜首。
不僅是小型社交平臺熱議,主流權威媒體亦紛紛發聲探討該議題,尤其是一篇文章精準剖析三個關鍵問題引發深思。
首要問題是價值判斷嚴重偏差,一塊價值1200元的手表是否值得派遣兩名月薪僅兩千余元的環衛工人連續工作四小時,并且冒著健康風險進行操作?
無論怎樣計算這筆賬目顯然都不劃算,單就人工成本加上垃圾轉運費用已然遠超手表本身價值。
其次公共服務界限模糊不清。民眾提出請求政府就必須滿足嗎?如果有人遺失鉛筆是否也要發動全市搜尋?
此類行為本質上與“違規探險者要求免費救援”并無二致,均系利用公共資源為個人疏忽買單。
最后則是對勞動者權益保障缺失的關注,兩位年長環衛工在四十攝氏度高溫環境下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徒手作業長達四小時。
是否有額外補貼發放?是否采取必要防護手段?是否考慮過他們的身體健康狀況?這些問題在官方通報中均未涉及。
當上述觀點見諸報端后,大同市城管局副局長隨即發表回應聲明,沒想到反而加劇爭議熱度,甚至將自己推上熱搜。
他解釋稱:“這是我們職責所在,不能簡單討論值不值得的問題,只要群眾有需求我們就應當全力以赴。”
此番言論一經公布立即激起千層浪,部分網民稱贊大同城管親民作風值得推廣,但也呼吁關注環衛工群體的實際處境。
另有聲音指出:游客與環衛工皆為人,在平等社會不應因個別公民失誤而犧牲其他無辜者的正當利益。
目前事態進展顯示,大同方面已刪除相關視頻資料,文旅政務賬號評論功能基本癱瘓,推測系承受巨大輿論壓力所致。
這場由小小兒童手表引發的社會風波顯然尚未平息,其所揭示深層次問題亟需社會各界共同反思并尋求解決方案...
各位讀者對此有何看法?
參考信源:
環衛工翻8噸垃圾找回兒童手表引質疑,當地回應----2025-07-13 ---人民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