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食戟社
家人們,咱們每天都要跟食物打交道,可要是不小心吃到變質的,那滋味可太糟心了!今天就把食品變質的識別方法和儲存技巧,手把手教你守護餐桌安全~
一、家庭實戰:3招快速識別變質食品
1. 看外觀,辨異常
發霉變色:面包長黑霉、水果表面出現深色斑點(比如橘子皮變綠、蘋果心發黃褐),這種情況直接扔!
形態變形:薯片受潮變軟、餅干不再酥脆,都是吸潮變質的表現;火腿膨脹鼓包,大概率是細菌超標產生氣體了!舉例:前天買的蛋糕,今天發現表面長了小白毛,別猶豫,這肯定是變質了,吃了容易鬧肚子!
2. 聞氣味,抓破綻
酸腐味:牛奶發酸、米飯有餿味,明顯是壞了;
哈喇味:堅果、食用油放久了會有這種“油耗味”,這是油脂氧化變質導致的,吃著發苦還傷身體!舉例:打開泡面調料包,聞到一股奇怪的酸臭味,哪怕沒過期也別吃,大概率是原料變質了!
3. 摸質地,找問題
發黏軟爛:蔬菜蔫巴還黏手、肉表面滑溜溜(正常新鮮肉是干爽有彈性的),這些都是細菌繁殖的信號;舉例:買的鮮豆腐,摸起來黏糊糊的,而新鮮豆腐本該是嫩滑干爽的,這種情況就別煮了,容易引發食物中毒!
二、科學防御:4大關鍵因素,鎖住食品新鮮
1. 溫度:不同食物“怕冷怕熱”大不同
冷藏區(0-4℃):綠葉菜、鮮牛奶、未開封的熟食適合放這里,能延緩細菌繁殖!比如生菜,常溫下放半天就蔫了,冷藏能存3-5天;
冷凍區(-18℃以下):肉類、速凍水餃、冰淇淋靠它鎖鮮!新鮮牛肉冷凍保存,3個月內口感都還不錯~注意:別把熱飯直接塞進冰箱!熱氣會讓冰箱內部結霜,加速其他食物變質,放涼后再存放才對!
2. 水分:干燥/濕潤,選對環境
1) 干貨(木耳、花椒等):用密封罐加脫氧劑,放在陰涼干燥處!之前我把木耳放在廚房水槽旁,沒幾天就發霉了,后來放進密封盒存到櫥柜里,半年都好好的;
2)生鮮(果蔬、鮮肉):蔬菜套袋時留些小孔(別完全密封悶壞),鮮肉用廚房紙擦干表面水分再冷藏,能減少細菌滋生~
3. 氧氣:“隔絕氧氣”是保鮮密碼
堅果、薯片:開封后趕緊用封口夾夾緊,或者換到密封袋里擠出空氣,不然很快就會受潮變味!我之前買的腰果沒密封,一周就有哈喇味了;
食用油:選深色玻璃瓶(既能避光又能減少氧化),用完擰緊蓋子,別長期敞口,不然油容易酸敗!
4. 加工:預處理延長保質期
果蔬:綠葉菜洗凈晾干后,分裝成小份,用廚房紙包裹放進保鮮袋,能減少水分流失;像香菜這樣處理后能存5天,比直接放冰箱久多了;
肉類:鮮肉切成一次能吃完的量,分裝后冷凍,吃的時候直接拿一份,避免反復解凍滋生細菌!
劃重點:遇到食品變質別心存僥幸,識別靠“看、聞、摸”,儲存記住溫度、水分、氧氣、加工這4大要點!學會這些,吃得安心又省錢,快轉發給家人朋友,一起守護健康呀~
你有沒有過誤食變質食品的“驚險經歷”?或者有啥獨特的儲存小妙招?評論區聊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