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在陜北的溝壑峁梁間,一架無人機騰空而起,沿著330千伏榆神Ⅰ線鐵塔緩緩飛行。國網榆林供電公司的輸電運檢人員正通過無人機的高清攝像頭,仔細檢查絕緣子、金具等設備的運行狀態。與此同時,在該公司輸電全景監控中心,監控人員正在密切關注輸電通道的實時狀況,這是該公司采用“智能巡檢+集中監控”運檢模式,全力保障迎峰度夏期間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一個縮影。
無人機智能巡檢提質增效
7月6日,在該公司輸電運檢中心綏德輸電運維班值班員王治兵輕點幾下電腦鼠標后,在不遠外的330千伏綏德變電站內,一架黑色的無人機從預先安裝好的機巢中緩緩飛出,并順利完成附近5公里范圍內110千伏綏名Ⅱ線雙回線的自主巡檢任務。
入夏以來,隨著氣溫持續攀升,電網負荷不斷走高,輸電線路安全運行面臨嚴峻考驗。然而陜北黃土高原地勢特殊,大多輸電線路分布在縱橫交錯的峁梁溝壑上,傳統的無人機巡視需要人工現場頻繁手動更換電池、下載航線、執行起降操作。“機巢”無人機打通了無人機自主巡檢前端壁壘、充分降低人工操作難度,實現了自主巡檢全流程自動化處理。
“首先我們要對輸電線路進行無人機激光點云數據采集,然后在點云模型的基礎上規劃好航線,上傳至平臺,就可以利用機巢無人機進行遠程自主巡檢。”該公司無人機運維班班長馮瑞介紹,“相比傳統人工操作無人機巡檢,該裝置可以實現遠程執行任務、停放、自動充電、數據傳輸等功能,應用后巡視效率可提升4倍,巡視范圍和響應速度能提升2倍。”
迎峰度夏期間,該公司運用數字化巡檢手段,投入100余架無人機并擴大“機巢”部署范圍,通過深化自主巡檢技術實現對重要輸電線路的全覆蓋、精細化巡查,為高溫負荷下設備運維提供精準決策支撐,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全景監控平臺打造智慧防線
科技賦能不僅在空中,更在“云端”。在該公司輸電全景監控中心,監控大屏上正滾動更新著榆林地區高壓輸電通道的實時監拍圖像。
“110千伏蘇越線23號桿塔大號側輸電通道發現吊車施工,請盡快安排運維人員到現場處理。”7月2日,國網榆林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中心監控班副班長慕佳星利用輸電全景智慧平臺,開展輸電鐵塔遠程巡視工作,通過查看安裝在鐵塔上的攝像頭傳送回來的實時畫面,發現該條輸電線路通道存在安全隱患并及時發出處理指令。
據了解,該平臺整合了線路檢修管理、輸電設備檢測監控等技術,集成了通道可視化、無人機巡檢、覆冰監測、山火預警、智能移動巡檢等諸多系統,達到輸電線路遠程化、在線化、智能化運檢效果。
“監控設備就是輸電運檢人員的‘千里眼’,監控人員通過輸電全景智慧管控平臺對桿塔本體及通道進行遠程巡視,及時掌握施工隱患區段、線下大棚、線路通道情況,一旦發現任何異常情況,我們將第一時間聯系運維人員趕赴現場核實處置,確保在最短時間內對隱患點做到有效管控直至消除。”慕佳星說。
目前,該公司已安裝1514臺通道可視化監控裝置,每日實時采集現場照片1萬余張,迎峰度夏期間,將利用輸電全景智慧平臺全方位、無間斷感知輸電設備的外觀和運行狀態,經過預警信息搜集、發現、過濾,將關鍵信息反饋至監控班組,通知運維人員趕赴現場精準處置缺陷隱患,確保電網安全可靠運行。
(劉芳芳)
責任編輯:安心 審核:楊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報料關注西北信息報微信公眾號(xbxxbwx)留言或加編輯微信號:y609235490 投稿郵箱:xbxxbxmt@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