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各國的語言體系中,“窗”的詞源主要分為三種類型:風眼、洞口和眼睛。它是開在建筑上的眼睛,也是人用來連接世界的眼睛。身處于一個密閉的空間,窗,成了私人與公共的交界點,被賦予了無限的魔力。可以說,人創造了窗,窗也塑造了人。
“小窗一夢平生足”,窗的情緒是復雜的,每個人的窗都不一樣。有人的窗是敞開的,那便有人的窗是密閉的;有人偏愛哥特式的玫瑰綺麗,那便有人更愛中式的古典框景;有人的窗陳舊但繁花錦簇,有人的窗嶄新卻嚴肅沉悶......凝視窗戶,就像凝視不同的情緒密語。
最愛窗的莫過于張愛玲,《沉香屑·第一爐香》里,她說晃動著燈光的綠玻璃窗,像薄荷酒里的冰塊,充滿誘惑也令人生寒;《小團圓》里,她筆下的九莉形容自己為“一棵長在之雍窗前的樹”,窗下的愛,卑微而又刻骨;《紅玫瑰與白玫瑰》里,雨中窗劃分出欲情與理智,也成為振保和煙鸝這對夫妻彼此窺伺的工具......透過一扇扇窗,她看月亮、看老街、看上海的十里洋場、看舊日中國的風云詭譎、看戀愛中的悲歡離合、看大時代下小人物的隱忍與抗爭。
可見,我們在日光下所能見到的一切,永不及窗后見到的有趣。在那幽或明的洞隙之中,生命活著,夢著,折難著。
“平生心事無人識,只有穿窗皓月知。”人怎么能離開窗呢?我們生存于當世,如同困身于一間窄屋,現實縱是壓抑煩悶,但別忘了,我們還有一扇窗。
肉體雖囚于囹圄,但精神仍可振翅高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