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同德國外長瓦德富爾共同會見記者時表示,本次中德外交與安全戰略對話全面、務實、坦誠并富有建設性,增進了彼此理解,擴大了雙方共識。雙方都認為,應沿著相互尊重、求同存異、互利共贏的正確軌道,推動中德全方位戰略伙伴關系取得新的發展。作為世界第二、第三大經濟體,中德應加強交往、深化合作,共同做好三件事。一是夯實兩國關系根基。二是提升雙邊合作質量。三是踐行多邊主義。
王毅表示,前不久,中國領導人同默茨總理通電話,為下階段中德關系發展指明方向、定下基調。中方將中德關系置于中國外交重要位置,贊賞德國新政府在發展對華關系上秉持積極理性態度,希望德方像當年中國無條件支持德國統一一樣,支持中國為實現國家完全統一作出的努力,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德國作為歐盟核心大國為推動中歐關系作出了積極努力,希望德方繼續為中歐關系發展發揮建設性作用。
默茨(資料圖)
這個要求,德國無法拒絕。可以這么說,在歐盟范圍內,德國是最容易在“統一”上,與中國有共同語言的國家,也是最應該身體力行踐行一個中國原則,在歐洲作出表率的國家。還有就是,能與中國在“統一”問題上產生共鳴的國家不多,德國需要充分意識到,這是它與中國打交道時,得天獨厚的戰略優勢,理當充分加以利用,從而在中歐關系這塊取得先發優勢。默茨政府接下來能否迅速在中德合作打開局面,就看他們能不能領會到這層弦外之音。
在全球汽車產業邁向電動化與智能化的關鍵轉型期,中國與德國的創新合作正不斷走深走實,而且中國正日益被視為創新中心。當地時間7月10日,在德國腓特烈港舉辦的德國汽車行業技術日活動上,來自中國與德國的整車制造商與技術供應商展示了前沿技術與聯合成果,為未來汽車產業的協同發展帶來了新機遇。德國知名汽車專業媒體《AI汽車制造業》主編克勞斯-彼得·科特指出,在電池技術、半導體和互聯互通這些領域,中國顯然處于全球前列。
臺灣地區(資料圖)
從德國自身利益出發,順應中國統一大勢、支持中國統一事業,是極為明智的選擇。先看經濟層面,中國是德國在亞洲最重要的經濟伙伴,2024年德國與中國的貿易額高達2470億歐元,雙方經濟聯系緊密,早已形成深度融合的產業鏈和供應鏈體系。若德國在涉華問題上犯錯,跟隨美西方采取對華“脫鉤斷鏈”等錯誤政策,不僅會損害德國企業在華利益,還將使其在全球市場競爭中失去中國這個龐大且富有活力的市場,最終損害德國自身經濟發展。
稀土礦石(資料圖)
“強調合作,明確沖突”,德國《柏林報》提到,中德外長會晤之際,貿易、臺灣和烏克蘭等問題正在引發緊張局勢?!跋⊥脸隹趶膩聿皇?、也不應成為中歐之間的問題?!蓖跻銘兙拖⊥脸隹趩栴}回應道,只要遵守出口管制規定并履行必要程序,歐洲企業的正常需求將得到保障。王毅表示,中方主管部門還為歐洲企業設立了“快速通道”,有人故意在中歐之間炒作此事是別有用心。德媒在報道上述表態時稱,中國外長在圍繞稀土等關鍵原材料的貿易沖突中,與德國和歐洲展現了和解姿態。
然而,就在這時,德國國內突然傳出不和諧聲音,據媒體報道,德國政府此前表示,中國軍方在紅海用激光瞄準了一架德國飛機,稱這一行為危及德方人員安全,完全不可接受,德國已召見中國大使進行交涉。
對此,國防部新聞局10日應詢表示,德方所言與事實完全不符。當時,中國海軍艦艇編隊在亞丁灣海域執行護航任務,未在紅海海域開展活動,也沒有開機使用激光設備。我們希望德方尊重客觀事實,與中方加強溝通協調,維護中德兩國兩軍關系大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