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收到了好消息,中方取消制裁,與此同時,歐盟27國正醞釀對美方展開報復。
我外交部發言人林劍
7月16日,我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例行記者會上證實了一則重要消息:中國與歐洲議會已達成共識,決定同步全面解除雙方交往中的限制,其中就包括針對歐洲議會議員彼蒂科菲爾的相關限制措施。
中方作出這一決定,源于當前中歐關系發展的實際需求,也順應了雙方希望深化合作的共同心愿。
林劍提到,這幾年中歐立法機構之間的往來不太順暢,因一些因素遇到了阻礙,但就現在的形勢來說,雙方心里都認識到,加強對話與合作十分重要。
另外,在中歐建交50周年之際,雙方決定同步全面取消對相互交往的限制,彰顯了中歐致力于修復關系、推動合作的決心,而中歐經貿合作具有較強的互補性。
對歐盟來說,中方取消相關限制無疑是個好消息,這一舉措清晰展現了中方對中歐關系的重視,以及處理雙邊事務時的務實態度。
需要明確的是,中方此前的反制,本就是對歐盟一些不當做法的回應。
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
而這次與歐方同步解除限制,絕非退讓,而是以發展的視角看待雙方關系,畢竟,長遠合作遠比短期摩擦更有價值。
這背后傳遞的信號很明確:中方始終把中歐關系放在戰略層面考量,愿意為改善關系拿出實實在在的行動。
當然,這也期待著歐方能以同樣的理性和務實回應,放下意識形態層面的偏見,真正從自身根本利益出發來處理對華事務,尤其是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更要收斂自己的不當言行。
再者,中方這一舉措也是對多邊主義的有力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歐盟正面臨著來自美國的巨大關稅威脅,這份“解綁”來得正是時候。
特朗普政府已對歐盟下達“最后通牒”,稱若8月1日前不能達成貿易協定,就將對歐盟商品征收30%的額外關稅。
歐盟內部并非鐵板一塊,在對美報復行動上,內部存在著激烈的分歧與博弈。
以德國、法國為代表的核心成員國,基于自身強大的制造業利益訴求,堅決主張對美國采取強硬反制。
特朗普
然而,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的態度卻一度搖擺不定,試圖對美妥協。
她先是將原定于7月15日生效的對美反制措施推遲到8月初實施,這一做法引發部分成員國的強烈不滿,被指責為向美國“示弱”。
在內部強大的壓力下,馮德萊恩才重新亮出針對美國價值840億美元商品的反制清單,明確若談判失敗將啟動報復。
在這種內部分歧嚴峻的背景下,歐盟更需要尋找外部支持來增強自身在與美國談判中的底氣。
就在這個節點,中歐同步解除相互間的交往限制,為雙方合作拓開了更廣闊的天地,也讓歐盟多了些實打實的合作選項。
不過,歐盟內部的分歧仍是隱患,如何如何協調成員國間的不同訴求,將很大程度上決定其對美反制的實際效果。
中歐關系
但可以肯定的是,面對美國的壓力,歐盟實現戰略自主才是翻身之道,而中國是歐盟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合作伙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