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教育考試院公布 2025 年普通高校招生普通類本科提前批次投檔線。其中,上海海關學院的投檔情況格外引人矚目。數據顯示,該校 05 專業組在江蘇省物理類的投檔最低分為 657 分。參考江蘇省 2025 年高考一分一段表,該分數在省內物理類考生中排名 2618 名,而 2024 年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部在江蘇省的錄取最低位次為 2662 名 。這一現象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不禁讓人好奇這背后的緣由。
江蘇省教育考試院公布的 2025 年普通類本科提前批次投檔線中,上海海關學院 05 專業組物理類 657 分(排名 2618)超 2024 年上海交大醫學部錄取位次(2662)引發關注。該校招生處稱,學生考公上岸率遠高社會平均水平。
其實,考生選擇多元是好事,就業好的普通本科或專業分數超名校不足為奇。有的考生選考公編率高的專業或帶編制的定向培養項目,去年就有高分生棄名校選普通本科定向項目,也有選職業本科或高職好就業專業的情況。
對此,有人贊 “務實”,有人批 “功利”。志愿選擇本就因人而異,大學定位也不同。盲目追名校或只盯考公編都不妥。選擇是否功利,一看是考生自主選擇還是家長安排,“家長志愿” 隱患大,易致學生入學后不適;二看學生是否明確未來方向和職業興趣。
高等教育有通識和職業教育兩類,學生需明確想成學術型還是技能型人才。現實中不少學生選擇錯位,導致部分高校偏離辦學定位,加劇結構性就業難。
考生選好就業的院校專業值得肯定,若有清晰規劃,還能促高校明確定位、優化人才培養結構。但關注就業也需理性,不能只盯考公編,否則會加劇內卷,還需考慮是否適合自己及未上岸的職業規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