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輻式氫能兩輪車、“飛行汽車”、搭載無人機系統的汽車……7月14日,在第22屆長春國際汽車博覽會上,未來出行展區受到觀眾的矚目。這里讓記者感受到“未來已來”的期待,讓“空地聯合”的愿景展現眼前。
本屆長春汽博會上,從載人航空器到氫能摩托車、碳纖維自行車、車路云平臺、智慧充電樁等一系列前沿科技,預示著未來出行的新圖景正加速從概念走向現實,展現出跨界融合的產業大趨勢。
“低空開放是趨勢,必須在技術和產品研發上搶占先機,這是關乎未來交通制高點的戰略選擇。”長春某無人機企業總經理關殿新表示,此次企業展出了具備觀光旅游等應用場景的載人無人機。盡管當前中國低空空域尚未完全開放,但前瞻企業已在積極布局。
地面出行選擇更多元。輕量化碳纖維自行車吸引不少市民選購?!白孕熊嚥粌H是交通工具,更象征著健康綠色生活,是未來多元化出行體系的重要部分?!遍L春一自行車企業總經理柴玉石介紹,市場對高端自行車的接受度不斷提升,頂級碳纖維車和主力車型均有良好銷量。
新能源汽車充能領域也是廠商們展示技術的角逐熱點。浙江一家充電樁企業展出的最新液冷超級充電樁,讓電動車充電“比加油更快”,企業董事長胡金疇介紹:“在特定條件下,這種充電樁每秒能充電10公里。下一步重點是構建高效、智能、覆蓋全域的能源網絡,服務于從兩輪車、汽車到飛行器的多元電動交通工具。”
記者觀展中發現,智慧出行已成為車企競爭新賽道。比亞迪與大疆合作的車載無人機系統,可實時偵察路況、規劃地形路徑并提供救援畫面;小鵬汽車的純視覺AI輔助駕駛則通過自研芯片和AI大模型,實現“點到點”精準輔助駕駛。
在采訪中,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會長王都表示,自動駕駛將深刻改變出行乃至生活方式,使汽車最終成為移動的生活空間。他強調,無論是載人航空器還是無人駕駛,安全是其產業化的首要前提。同時,國家層面應加快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與監管框架,規范和引導這一新產業發展,可通過“先行先試”等方式加速探索。
來源:彩練新聞
作者:華泰來
責編:金馨鑫
編審:張宇
監審:董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