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楊少華老爺子舉行正式出殯儀式。相聲曲藝等圈內,但凡能來的人士皆已到場。老爺子是一位堅守至最后一日的敬業老藝人,于舞臺之上,他以精湛的相聲表演,為萬千觀眾送去無盡歡笑。如今,他人生的最后一程,亦辦得十分風光。
老爺子無論是從藝還是為人,皆贏得眾人廣泛的敬重。有兩人的悼念頗為特別,其一為身處相聲圈外的李玉剛,他感恩老爺子在自己最為彷徨無助之際,給予了無比珍貴的溫暖。
另一位是頗具影響力的主流藝人劉惠。在接到楊議的通知后,今日清晨便匆忙趕赴現場,與老爺子做最后的告別。他話語樸實真切,稱老爺子每次自己登門拜訪,都會熱情設宴款待,還直言“別人去不去我不在意,我是一定要去送這最后一程的” 。
網友或許會心生疑惑:曲藝家協會是否派遣了代表前往?綜合網絡上的信息來看,現任掌門人是天津人,目前身處云南,因而無法親臨現場;前任掌門人似乎也未曾露面。
這件事細究起來不能怪旁人。單說從昨天的祭奠儀式到今日的出殯現場,莊重肅穆之感欠缺了些,江湖氣息倒是濃重了些。相聲原本是舊社會用以謀生的技藝,屬于三教九流中的一行。然而時移世易,如今相聲從業者地位提升,收入也頗為可觀,已然成為公眾人物。在這種情況下,方方面面的細節都需格外留意,力求傳遞積極正向的價值觀。
長子楊威負責打幡摔盆完全沒有問題。有網友提到,按照說法得披麻戴孝才有資格打幡摔盆,但各地民俗存在差異。況且身處新時代,也不必拘泥于那些舊規矩。
網友們紛紛留意到,自靈堂走出后,孝子身旁始終有兩個花臂紋身男子相伴。楊議想必清楚,從去年年末起,與他鬧掰的所謂“四大護法”都是怎樣的形象——紋身加光頭。
這倒不是說紋身本身就不好或者存在什么定論,但在當前這樣的場合,確實應該適當加以避諱。大家不妨設想一下,在這樣的情境下,連官方人員可能都會被紋身這一元素給嚇跑,如此一來,造成的影響著實欠佳。
楊老五將老爺子的相聲技藝學得是有模有樣,可這為人處世的門道,卻是半分精髓都沒領悟到。
楊議的父親94歲高齡辭世,這在傳統觀念里也算得上是喜喪了。楊議本可借這場喪禮,改善一下自身所面臨的負面輿論狀況。豹弟、條子皆是對他實心實意、傾力相助的好兄弟。就連楊進明也來到了喪禮現場,送上最后的一程。雖說全程都沒正眼看過楊議,但他能現身,已然是給了楊議一個與他冰釋前嫌的契機。
至于那汪洋以及燕子李三弄出的那檔子事,實在沒什么看頭。
按照傳統習俗,摔盆這一環節通常由長子或長孫承擔。一旦完成摔盆之舉,便意味著此人成為了逝者的孝子。此后,死者的全部或部分財產,便應由實施摔盆行為的子嗣來繼承。
作為家中最小的兒子,楊議得到了最多的疼愛與悉心培養。盡管按傳統他沒有摔盆的資格,然而在相聲才華的繼承方面,他卻是最具資質的。
老先生駕鶴西去,愿楊議遠離江湖紛爭,專心說好相聲,用心帶好貨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