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深圳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和深圳市房地產中介協會推文,近日,深圳發生一起針對房產中介人員的精準詐騙案例,損失高達51萬元人民幣。詐騙分子以“租房”為誘餌,通過二手交易平臺引流,多平臺轉移溝通,最終誘導受害人下載虛假投資APP進行“黃金交易”詐騙。
今年48歲的華女士(化名)是一名從業多年的資深房產中介。本以為對交易流程和人心有一定辨別能力的她,卻不幸落入騙子的圈套。
2025年6月20日,華女士在“閑魚”發布租房信息。一位自稱有強烈租房意向的“客戶”主動聯系,圍繞租房相談甚歡,熱情主動博取信任。對方要求添加“釘釘”詳聊。轉移到釘釘不久,對方賬號突然被封禁。騙子立即通過“支付寶”聯系,誘導下載名為 “企管幫”的陌生APP進行溝通。在“企管幫”APP上,起初仍談租房,但話題逐漸轉向。騙子自稱是某“大型科技公司”員工,聲稱公司內部有正在測試的“黃金交易平臺”,存在“數據波動”,需要華女士幫忙“驗證”真實性。
騙子提供“測試賬號”讓華女士登錄查看,賬戶顯示“可觀收益”。騙子請求幫忙操作“買進”黃金。目睹賬戶金額“飛速增長”,華女士心動,感覺發現“致富捷徑”。華女士注冊賬號,開始“充值”。首次外匯轉賬投入約1100美元,賬戶快速顯示到賬。在“平臺客服”(騙子同伙)指導下,按“快速下單”、“買多”、“買全部”、“確認下單”操作,賬戶金額“成倍暴漲”!成功提現1000元人民幣!徹底放松警惕。
在巨額“盈利”誘惑下,華女士不斷加大投入,期間還提現了8萬元,通過平安銀行、建設銀行等向騙子提供的多個不同人名銀行卡轉賬近60萬。2025年6月30日晚,嘗試提現20萬元時,系統提示無法提現!如夢初醒,立即報警??鄢捌谏倭刻岈F,實際損失51萬元,為多年辛苦積蓄!
為何資深中介也中招?華女士痛悔之余,深刻反思:
防詐意識薄弱: 少關注反詐宣傳,未裝“國家反詐中心APP”,缺乏風險敏感度。
輕信“陌生人”: 被偽裝的“熱情”、“專業”迷惑,忽略誘導投資的異常行為。
貪圖“高收益”: 被虛假盈利和小額提現誘惑,失去理性,忽視“天上不會掉餡餅”。
信息泄露風險: 輕易點擊不明鏈接下載詐騙APP,隱患巨大。
多平臺轉移未警覺: 閑魚->釘釘->支付寶->詐騙APP的異常轉換,本應高度警惕!
詐騙手法深度剖析:精準引流+情感信任+高利誘惑
這是典型的“引流+虛假投資理財”詐騙,針對特定人群(房產中介、房產業主)精準包裝:
精準選餌: 利用中介、業主急于成交心理,以“租房”切入,降低防備。
建立信任: 前期詳談“租房”,塑造“誠意客戶”形象。
轉移陣地: 釘釘被封(說明涉詐,但未能察覺),轉移至私密/小眾平臺(如詐騙APP),規避風控。
話題轉向,拋出誘餌: 獲得信任后,轉向“投資”、“副業”、“內部機會”,用“高額回報”激發貪欲。
偽造平臺,視覺欺騙: 展示虛假“高額盈利”,制造“眼見為實”。小額提現成功是打消疑慮關鍵。
誘導加碼,收割跑路: 大額投入后,以“保證金”、“賬戶異?!钡茸柚固岈F,或直接跑路。
深圳反詐中心鄭重提醒:
“租房”是假,“詐騙”是真! 房產中介、業主務必警惕!任何在租房溝通中,主動將話題引向“投資”、“副業”、“刷單”、“驗證平臺”的“客戶”,極可能是騙子!牢記核心業務,不談無關話題!
平臺異常轉移是高危信號! 要求從正規平臺(閑魚、58、貝殼等)轉移到微信、QQ、支付寶或不知名APP/鏈接?賬號突然“被封”! 務必馬上報警!
“高收益、穩賺不賠”是陷阱! 對任何超高回報、短期暴利項目保持絕對懷疑。你圖收益,騙子圖你本金!
“共享屏幕”、“幫忙操作”是套路! 切勿讓他人登錄你的賬號操作、遠程控制設備或共享屏幕!
保護個人信息,謹慎下載APP! 不點陌生鏈接,不掃不明二維碼,不在非官方商店下載APP。索要銀行卡號、密碼、驗證碼?一律拒絕!
轉賬前務必“四必問”:
我為什么要轉賬?
我認識對方嗎,需核實確認?
我是否會落入詐騙陷阱?
我是否應咨詢警方(96110)或親友?
發現異常,立即報警! 一旦察覺被騙,立即停止操作!第一時間撥打110或反詐專線96110報警! 保存聊天記錄、轉賬憑證、對方賬號、APP信息等證據??煲幻雸缶?,多一分挽損希望!
采寫:南都記者陳榮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