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英特爾在上海舉辦了英特爾游戲本新概念媒體分享會,雷科技受邀參加此次分享會,同時也跟蹤報道了后續的三天英特爾BW活動,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英特爾在四天時間里都做了什么?
在媒體分享會上,英特爾正式發布了“AI高靜游戲本”的概念,希望以此為起點,讓游戲本的主流設計觀念從“性能堆砌”轉為“體驗優先”,并聯合聯想、惠普、華碩、機械革命、雷神、七彩虹、微星、戴爾、宏碁等9個品牌共同推動“AI高靜游戲本”概念的落地。
圖源:雷科技
游戲本,或者說高性能筆記本電腦,一直以來給人的印象都是:“打游戲的時候風扇噪音大、掌托和鍵盤燙手,帶出去使用時續航尿崩,只能隨身帶著“磚頭”電源”。曾經,我們都在說服自己,這些都是游戲本無法避開的“痛點”,是為了更強大的性能而做出的犧牲。
不過,「一直如此」不代表「本應如此」。
如何用AI讓游戲本高靜?
什么是“AI高靜游戲本”?對于這個問題,其實有一個簡單的回答:“在高性能狀態下仍然能保證低噪音水平且支持AI功能的游戲本”。雖然看起來挺普通的,但是想設計一款符合英特爾定義的游戲本卻并不輕松,從散熱結構到性能系統都需要進行深度且徹底的優化,才能保證其在低噪和低熱狀態下仍然有足夠的性能輸出。
看到這里,或許有熟悉筆記本電腦的朋友會提出疑問:“聽起來怎么有點像‘高性能輕薄本’?”確實,隨著芯片制程工藝的發展,最近幾年的芯片能效比有了非常明顯的進步,也讓高性能輕薄本變得更加常見。但是‘高性能輕薄本’與‘AI高靜游戲本’其實并非同類產品,后者可以覆蓋前者,但前者未必等同于后者。
圖源:雷科技
直觀點講,多數高性能輕薄本都是以“輕薄”為核心設計的,即使將“靜音”的需求納入考量范疇,大多也都建立在犧牲性能的基礎上,比如將顯卡的最大功率從115W降低至75W等,通過壓低整機功耗來減少散熱壓力。當然,降功耗并不完全是為了“靜音”,輕薄的機身也限制了散熱模組的性能,廠商只能在輕薄與性能之間做出取舍。
而AI高靜游戲本則是在游戲本的基礎上,對低噪音條件下的性能釋放作出要求,意味著這類產品既可以是“大塊頭”也可以是輕薄型產品。英特爾并沒有對產品形態做過多限制,而是在體驗上給出了六大核心指標:靜音體驗、清涼舒適、無損性能、自動適配、超強續航和AI智能。
圖源:雷科技
同時,具體到各個核心指標英特爾也給出了相應的標準,比如“靜音體驗”要求游戲本的噪音水平不超過45分貝,與圖書館的噪音環境基本持平,這意味著即使是在寢室、會議室等區域,你的游戲本在“高靜模式”下也不會發出引人注意的噪音。
而在滿足該噪音要求的情況下,還要求機身外殼的溫度不高于42°C,確保人手與外殼的接觸體驗不會受到影響,實現這個功能的關鍵,則是英特爾專利的EstherIsland內吹技術,將傳統向外排熱改為向內導涼風,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筆記本電腦的“高溫操作區”問題。
在滿足以上兩個條件的情況下,英特爾還要求該模式下的游戲本性能釋放必須達到極限性能的90%以上,對比傳統筆記本電腦,其實差不多就可以用“接近滿血”狀態來形容了。事實上,這也是AI高靜游戲本研發過程中最困難的地方,英特爾與廠商必須找到CPU和GPU的最佳能耗點,然后再根據實測效果進行深度調校,最終達到在功耗限制的情況下仍然不影響性能發揮的程度。
圖源:雷科技
解決以上三個問題后,一款可以在低噪音狀態下仍然提供充足性能的游戲本就已經成型了,但是仍然不算是AI高靜游戲本的完全體。
AI游戲本成了AI PC新分支
在英特爾的定義中,AI高靜游戲本不僅需要有“高靜”,還要有“AI”。這里指的AI涉及兩個層面的應用:系統級優化(自動適配)和系統級智能(AI智能),兩個應用都是基于英特爾此前發布的Windows系統的應用優化器APO,以及動態調優技術DTT打造。這些軟件由AI算法驅動,能夠自動識別游戲并根據游戲的需求調整系統優化方向,確保游戲能夠在最佳能耗和狀態下運行。根據測試,僅AI智能調優能夠讓游戲幀數提升20%以上,給玩家帶來完全免費的體驗提升。
圖源:雷科技
而且,英特爾與合作廠商也將自動適配功能進一步擴大,使其覆蓋更多的使用場景,比如當用戶在瀏覽網頁時,會自動進入靜音模式,而在切換到游戲、渲染等高負載應用時則會自動進入高靜性能模式,進一步強化用戶的體驗。
至于AI智能則很好理解了,其要求游戲本支持系統級的AI語音助手,包括英特爾的智能PC助手“櫻桃”、獨立的AI游戲助手和各個OEM廠商的自研AI助手。同時英特爾也為外部廠商提供AI助手的SDK支持,主要是在游戲方面需要具備四大核心能力:游戲視覺感知、語音交互、大模型+檢索增強型知識庫,以及異構計算資源管理。
簡單來說,AI助手能夠實時分析游戲畫面,理解玩家所處的戰斗狀態、角色職業、地圖場景等,并動態匹配攻略提示和操作建議。英特爾透露首批集成該SDK的合作伙伴已推出對應的軟件,比如逗趣的AI游戲伴玩“逗逗”,覆蓋百余款游戲。
圖源:雷科技
此外,英特爾還發布了國內首款智能PC助手——櫻桃,這是一個能夠識別200-300條指令的全局語音助手,其采用最新的本地大模型量化微調技術,在語義理解準確率上有了明顯提升。
同時,基于系統底層調用開發的櫻桃PC助手支持深度控制Windows系統,并且其理解和執行各項操作都完全在本地執行,能夠在更廣泛的場景中使用。目前該軟件已經進入最后調試階段,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等待后續英特爾的后續更新,基本上所有酷睿Ultra系列處理器的電腦都可以直接使用。
終于聊到最后了,超強續航這個要求看很好理解了,一直以來游戲本的續航表現都不算出色,不少都在兩到三小時,無法滿足玩家的移動使用要求。為此,英特爾與廠商聯合,將超級本的多項節能技術下放到游戲本上,讓游戲本在真實使用場景里的續航不低于六小時。
圖源:雷科技
綜合英特爾提出的六項要求,其實不難看出,AI高靜游戲本就是針對玩家痛點量身定制的產品,旨在全面提升玩家的使用體驗,也難怪英特爾會放出豪言,表示要“重塑游戲本生態”。
如果你對AI高靜游戲本感興趣,現在就可以關注一下惠普的暗影精靈MAX、機械革命的耀世Ultra系列、聯想拯救者Y9000P 2025至尊版、雷神ZERO 18 Pro等機型,其中不少已經正式上市開售。
從“堆性能”到“拼體驗”
為什么英特爾要牽頭打造“AI高靜游戲本”?其實這個問題不難回答:用戶需求。傳統的游戲本為了讓性能更強、參數更好看,往往不停地加高功耗上限來換取哪怕1%的性能提升,雖然得到了更好看的宣傳數據,但是對于玩家來說真的有意義嗎?
這么說吧,你愿意為了不到5%的幀數提升,而忍受一臺噪音分貝超55dB(居住區晝間限值)的游戲本持續“吵鬧”嗎?特別是在寢室等安靜的地方,當你的舍友有早睡的習慣,而你的朋友還在線上呼喚你開黑時,其中的糾結估計不少人都體驗過。
如果你有關注筆記本電腦社區,其實就不難發現網友們對游戲本的極限性能并不是特別關注,反而是更關注游戲本的散熱表現、噪音問題,因為真正用過游戲本的都知道以上兩個“痛點”才是決定體驗的真正核心。
圖源:雷科技
作為筆記本電腦市場的多年“扛把子”,英特爾其實已經注意到了這點,所以才有了AI高靜游戲本的發布。可以說,這是一次對傳統游戲本設計思路的開炮,英特爾打算用實際體驗和用戶口碑去扭轉玩家對游戲本的傳統觀念,這條路很難,但是雷科技也看到了隱藏在這條路背后的美好未來。
看到這里,部分讀者或許會產生疑問:“如果我就是要極限性能,并且無所謂噪音、發熱呢?”,這個問題在會后的采訪階段其實也有媒體提到過,英特爾給出的回答則是:“高靜與極限性能之間并不需要‘二選一’”。就像現在的游戲本會有節能/均衡/極限等不同模式一樣,高靜也只是作為其中一個模式加入現有的生態中,如果你要極限的性能釋放,那么只需要切換到對應的模式即可。
圖源:雷科技
而且,在現場有一些廠商也用實測數據證明,極限性能模式有時候并非最優選,在一些應用中高靜模式的幀數和得分反而超過了極限模式,出現“倒掛”現象。究其根本,其實就是散熱模組的效率無法滿足極限功耗下的芯片散熱需求,導致芯片因為過熱降頻,此時電腦的性能反而會出現下降。
不再追求極限跑分,而是讓筆記本電腦回歸最初的使命,帶給用戶便捷舒適的體驗,這就是英特爾給出的答案。
從BW看PC市場:好的生態,好的產業
發布會結束后,就是為期三天的BW展覽,作為此次展覽的核心合作方之一,英特爾在四號館與合作品牌聯合布置了多個大型展臺,為我們展示了一個龐大的英特爾生態。
在BW現場,聯想、惠普、機械革命、雷神、機械師、戴爾等多個品牌都設立了單獨的展臺,展出了多款基于酷睿Ultra 200HX方案打造的游戲本,同時也提供現場體驗。作為英特爾目前為止能效最高的游戲本芯片平臺,酷睿Ultra 200HX系列相較前代單線程性能提高了10%、多線程提升19%,能效提升40%,出色的表現使其成為許多旗艦游戲本的首選。
同時,英特爾也在展會活動中表示,與廠商的深度合作不僅在于推出幾款新品,更在于攜手為游戲本市場制定一套全新的體驗標準。英特爾希望通過產業上下游生態鏈的共同合作,讓AI高靜游戲本像當年的Evo標準一樣成為用戶所熟知的筆記本電腦規范,當玩家在不知道如何選擇合適自己的游戲本時,只需要認準“AI高靜”認證就可以了。
圖源:雷科技
這也是英特爾一直希望打造的PC生態,一個基于統一標準、統一體驗的PC市場,在這個市場里,即使是普通的PC小白也可以輕松找到一款好的產品。事實上,這也是不少廠商所忽略的,雖然PC類目中數碼愛好圈里并不算小眾,但是從整個用戶群體占比來看也是微乎其微的,小白用戶才是“沉默的大多數”。
對于品牌來說,AI高靜游戲本的認證可以讓產品得到更廣泛的認可,而英特爾又能從中去推廣自己的軟硬件生態和品牌,消費者又能避開各種麻煩,一步到位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而這就是一個成熟生態所帶來的好處。
除了希望在游戲本市場建立一個標準生態外,英特爾也在努力聯合各品牌進一步推動游戲生態合作,從《無畏契約》到《永劫無間》,英特爾致力于將“電競”體驗帶給每一位普通玩家。
圖源:雷科技
在BW展會上,第九屆英特爾大師挑戰賽的第二賽季正式啟動,并在現場決出了上半年第一賽季的《永劫無間》冠亞軍。而第二賽季的賽事則是《無畏契約》,通過雙賽季設計,英特爾希望可以最大程度兼顧不同的游戲玩家群體。
據悉,英特爾大師挑戰賽的參賽選手大多來自全國各地的網吧和業余電競戰隊,他們都不是職業選手,卻因為熱愛游戲而走到一起,并在全國范圍內爭奪唯一的冠軍,在非職業賽事里是含金量非常高的比賽,其中冠軍戰隊不僅有機會直接參與官方職業賽事,表現優異的選手還有可能被職業戰隊選中,走上職業道路。
從“玩家體驗”到“電競追夢”,英特爾在PC游戲生態的維護與建設上確實花了很多心思。在雷科技看來,英特爾通過與游戲、OEM廠商的合作,打造一個契合游戲玩家的生態環境,或許才是他們能夠在游戲本市場一直占據主流的核心原因。
回顧這次為期四天的活動,雷科技也在現場感受到了玩家對于競技的熱愛,以及一款好產品的渴望。雖然目前AI高靜游戲本的數量并不多,但是從長遠來看,這類將用戶體驗擺在第一位的產品,其前景必然是非常廣闊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