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俄羅斯最擔心的事兒,還是來了!
德國開始向烏克蘭交付“金牛座”遠程巡航導彈,數量多達數百枚。
這款導彈具有強大的鉆地打擊能力,因此也被稱為“地堡粉碎機”。
“金牛座”巡航導彈
據烏克蘭《基輔獨立報》和德國電視二臺在7月12日報道,德國國防部烏克蘭特別工作組負責人克里斯蒂安·弗羅伊丁少將宣稱,根據德國和烏克蘭簽署的協議,烏克蘭將在7月底前開始從德國接收遠程巡航導彈,數量有幾百枚。
德國政府于今年5月同意為這些巡航導彈的采購提供資金。這不僅僅是錢和武器的問題,這是一次徹底的攤牌。
德國人曾經把“射程超過500公里”視為不可觸碰的紅線,生怕導彈飛進莫斯科,把天捅個窟窿。
可俄羅斯的狂轟濫炸,把烏克蘭的防線逼到了懸崖邊上,也壓倒了德國的矜持。
“金牛座”巡航導彈的主要應用場景,不是追求一炸一大片,而是個專攻地下的奇兵。
500多公里的射程,意味著一旦從烏克蘭境內發射,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將不再是安全的后方。
它用GPS、慣性導航和地形匹配給自己帶路,最后再用紅外圖像看清目標的模樣,確保一擊即中。
除此之外,它體內藏著兩顆炸彈。前面一顆負責開門,在厚厚的水泥墻上鉆出一個洞。后面一顆緊跟著鉆進去,在一個智能引信的指揮下,正好在你想要的那一層引爆。
這種“開瓢”式的打擊,簡直是為“斬首”行動量身定做。
俄羅斯后方不再安全
“金牛座”的到來,宣告了一種安全幻覺的破滅。
過去,羅斯托夫地下80米的南方軍區指揮中心,是俄將軍們的安樂窩。
獨立的供氧系統,核生化防護固若金湯。他們在這里喝著咖啡,對著地圖指點江山,仿佛戰爭只是一場沙盤游戲。
現在卻成了已知的潛在墳墓,俄軍不能再依賴固定指揮所的三級指揮體系,時刻需要保護自身安全。
俄軍總參謀部對此下達一道緊急命令:所有師級以上指揮部,必須在72小時內具備轉移能力。
防空系統“鎧甲-S1”被緊急調往各個軍事要地,試圖織出一張能攔住低空飛行物的網。
但這就像給一棟著火的大樓緊急安裝噴淋頭,代價高昂且收效甚微。一個固定的指揮所要改成能跑路的,花費動輒數億美元,指揮效率還會大打折扣。
更何況,俄軍目前的運輸能力,連保障三成的指揮單元跑起來都費勁。
在這種情況下,就逼得俄軍不得不做一道痛苦的選擇題:要么把指揮權下放,讓前線軍官自己看著辦,但這會讓整個戰線變成一盤散沙。要么就賭烏克蘭人沒那么多導彈,或者自己的防空系統運氣夠好。
金牛座巡航導彈的影響
我們都知道,核武器用比不用更具威懾力。而金牛座巡航導彈也是如此,它的存在,遠比它本身更具破壞力。
普京政權的根基,立在一個“強大俄羅斯”的方針上。其核心是國家有能力保護每一寸土地、每一個公民,尤其是首都莫斯科。
反觀“金牛座”要鉆透的,不只是軍事指揮部,更是俄羅斯政府美好的承諾。
獨立民調的數據顯示,人們對這場“特別軍事行動”的熱情正在消退,希望談判的聲音越來越大。
如果莫斯科真的挨了一發,哪怕只是炸了個坑,其引發的恐慌性資本外逃和匯率震蕩,都可能是災難性的。
信息像水銀一樣,無孔不入。戰爭的殘酷真相,總能繞過審查,抵達民眾的手機屏幕。
抓“西方間諜”的新聞越來越多,高官們在酒桌上的真心話越來越悲觀。商人們則在盤算,戰爭再拖過明年,俄羅斯失去的將不只是市場,而是整整一個技術時代。
當一枚導彈能飛到你家門口時,那個承諾“給我二十年,還你一個強大俄羅斯”的男人,他的故事還怎么講下去?
軍事手段難以針對“鉆地彈”
鉆地彈,這玩意兒的血腥歷史,比很多人想象的要長。
二戰時,德國人就造出了能砸開盟軍工事的改裝炮彈。冷戰時,美蘇兩國在地下瘋狂挖掘核指揮所,又催生了專門用來“刨祖墳”的戰略級武器。
海灣戰爭,美軍為了干掉薩達姆的地下堡壘,緊急改裝了一款叫GBU-28“掩體粉碎機”的炸彈。它成功了,但也因炸死了大量平民,第一次把這種武器的殘酷性赤裸裸地展現在世人面前。
它的原理其實不復雜:把一塊死沉死沉的鐵疙瘩,用重力加速度狠狠地砸下去,靠巨大的動能和尖銳的彈頭壓碎混凝土。
如今,美國最強的鉆地彈GBU-57,重達13.6噸,能穿透60米鋼筋混凝土,爆炸威力足以融化地下的核設施。
但過去,這種級別的威懾,是超級大國的專利。它需要像B-2這種昂貴的隱形轟炸機才能投送,數量也極其有限。
而現在,德國人把這種智能、精準、致命的鉆地能力,濃縮進了一枚人人都能發射的巡航導彈里,然后交給了烏克蘭。
技術的擴散,讓曾經遙不可及的王牌,變成了可以擺上臺面的常規武器。這才是最讓俄羅斯脊背發涼的地方。
試想一下,一旦烏克蘭臨死反撲,對俄羅斯境內重要城市進行轟炸,那又該如何應對。
加大對烏克蘭全境的轟炸,逼著對方把寶貴的防空資源撤回去保衛后方。但這可能只會換來對方更猛烈的報復。
加速部署更先進的S-500防空系統,甚至拿出傳說中的激光武器。但這需要時間和天文數字般的金錢,而西方的制裁正在勒緊俄羅斯的錢袋子。
即使在加里寧格勒這樣的飛地部署核武器,試圖用核大棒來嚇退常規武器的威脅。但這無異于一場走鋼絲,稍有不慎,就會徹底失去國際社會的最后一點同情。
由此可見,俄烏戰爭上雙方的博弈還在持續,而談判桌上的斡旋也從未停止。
據說雙方代表已在秘密接觸,但那更像是為最壞的情況留一條后路。
參考資料
#優質作者流量激勵計劃#央廣網2025-07-13 《德官員:7月底將向烏交付數百枚德購買的遠程導彈》
作者聲明:作品含AI生成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