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普通的航彈就像往深井里扔石頭,只能聽個響!”
美國曾經引以為傲的GBU-57鉆地彈正在被中國的武器超越,它的存在或許能徹底改變地下戰爭的定義。
這兩種武器究竟哪一個能夠真正擊穿堅不可摧的地下屏障?
蠻力是唯一的答案
想把秘密永遠埋藏那就得挖得夠深,當指揮中心、核武庫被塞進近百米深的地底,外面再澆筑上幾十米厚的鋼筋混凝土,這已經不是堡壘,而是人造的地心。
面對這種鐵桶陣,普通的航彈轟炸,就像往深井里扔石子,除了聽個響,什么也改變不了。
于是一種專為“挖墳”而生的武器,鉆地彈登上了歷史舞臺,但同樣是鉆地,用大鐵錘砸和用穿甲箭射完全是兩碼事。
戰爭是最好的催化劑,早年間美軍為了對付伊拉克的地下工事,搞出了GBU-28這種“開山元老”。
它的邏輯很直白,一個足夠重、足夠硬的鐵疙瘩從高空扔下去,靠重力砸開地堡。
這就像一把大榔頭砸個水泥墩子沒問題,但面對層層加固的深層目標,就有點力不從心了。
于是升級版出現了,GBU-57一個被吹捧為“地下掩體粉碎機”的龐然大物。
這家伙重達13.6噸,相當于一輛重型卡車,彈頭由特種鋼材打造,號稱能鉆透60米厚的混凝土。
為了讓這柄巨錘更“聰明”,它還裝上了智能引信,能自己判斷什么時候引爆,聽起來確實很唬人。
這柄重錘成了西方世界破甲攻堅的唯一答案,也是他們炫耀肌肉的資本。
巨錘的致命軟肋
然而戰場不是實驗室,再大的蠻力也有它的極限,GBU-57最大的問題,恰恰在于它的“笨重”。
它沒有自己的動力,完全是靠重力勢能滑翔,這就導致它的末端速度撐死只有1.5倍音速。
對于一個十幾噸的大家伙來說,這個速度帶來的動能其實相當有限,更要命的是它的投送方式。
目前全世界能把它扔出去的,只有美國的B-2隱身戰略轟炸機,一次還只能帶兩枚。
這就意味著為了砸開一個地堡,B-2必須冒著被發現、被擊落的巨大風險,慢悠悠地飛到目標上空。
一旦行蹤暴露,這架造價堪比黃金的國之重器,可能瞬間就成了對手的戰功。
面對伊朗福爾多核設施那種深埋90米的目標,一枚GBU-57顯然不夠看,需要多枚精準命中同一點,甚至要多架B-2輪番上陣。
這種高昂的成本和巨大的風險,就像拿傳國玉璽去砸核桃,值不值,連財大氣粗的美國人自己都得反復盤算。
當“鐵錘”砸得越來越吃力時,東方的智慧選擇了另一條賽道,這就是東風-15C,它的出現不是對“鐵錘”的模仿和改良,而是一次徹頭徹尾的降維打擊。
它徹底拋棄了靠重量硬砸的笨辦法,轉而追求極致的速度,物理學最基本的動能公式告訴我們,能量與質量成正比,但與速度的平方成正比,速度才是真正的力量倍增器。
東風-15C的彈頭重量或許只有一噸左右,遠不及GBU-57,但它由彈道導彈賦予了無與倫比的加速度,在擊中目標的瞬間,速度高達6馬赫,這是GBU-57的整整四倍!
這個概念就像一個兩百斤的壯漢把你推倒,和一個高速飛行的子彈擊中你,哪個更致命?
答案不言而喻,東風-15C那輕巧的彈頭,在恐怖的速度加持下,蘊含的動能遠超笨重的GBU-57,撞擊力根本不在一個量級。
它不再是“砸”而是“刺”,一記快、準、狠的穿心之箭!
利刃的鋒芒不止在于速度
一根足夠快的“箭”,還需要一個足夠硬的“箭頭”,東風-15C的侵徹體,采用的是高強度的納米鎢合金。
這種材料的硬度和耐高溫性能,遠非GBU-57的鎳鈷鋼所能比擬,這就好比用一根鋼針去戳花崗巖,和用金剛石鉆頭去鉆,效果天差地別。
堅硬的箭頭配合無匹的動能,確保了它在連續高速穿透巖石、鋼板、混凝土等不同介質時自身不會解體,內部的精密元件不會被震壞。
當然光鉆得進去還不夠,得在最要命的地方開花,東風-15C的智能引信,堪稱擁有自己的“戰場嗅覺”。
它能在毫秒之間感知自己穿透的每一層介質,精確計算深度,直到抵達目標的核心區域再引爆戰斗部。
這種外科手術刀式的精確毀傷,絕不是簡單的延時引爆能做到的,它確保了每一份能量,都用在摧毀敵人最關鍵的節點上,而不是在厚厚的防護層里白白浪費。
如果說戰斗部的性能是“內功”,那投送方式就是“身法”,東風-15C的身法幾乎是無解的。
它由車載平臺機動發射,打了就跑,生存能力極強,對手的衛星很難提前捕捉到它的位置。
一旦點火升空,它以高超音速沿著無法預測的彈道飛向目標,當今世界所有的主流防空系統,在它面前都形同虛設。
從發射到命中,留給對手的反應時間可能只有短短幾分鐘,你甚至來不及拉響警報,懸在頭頂的利劍就已經穿透了你最引以為傲的掩體。
相比之下B-2轟炸機長達數小時甚至十幾小時的臨空飛行,就像是在黑夜里打著手電筒散步的巨人一樣目標醒目行蹤緩慢,簡直是現代防空體系最理想的靶子。
一個來無影去無蹤,一個是如履薄冰,一個可以隨時隨地發起突襲,一個則需要周密的戰略規劃和巨大的護航代價。
孰高孰低一目了然,從笨重的鐵錘到智能的穿甲箭,這不僅僅是武器的迭代,更是作戰思想的飛躍。
它證明了真正的強大,不是來自于體格的龐大,而是來自于對速度、材料和智慧的極致追求。
當天空不再是庇護,當大地不再是屏障,所謂的“地下堡壘”,也就只剩下一個名字而已。
結語
其實這鉆地彈就像咱居家過日子用的工具,GBU-57可能是把不錯的扳手。
但咱東風-15C就是多功能電鉆啥活兒都能干,還干得漂亮!
這可不是吹牛,實力擺在那兒呢,大家說是不是?
參考資料:
人民網《火箭軍新版東風15導彈零下30度發射彈頭粗壯》
人民日報《美在伊朗投下的6枚鉆地彈是什么彈?威力有多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