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陸棄
近日,在剛剛結束的巴黎航展上,歐洲導彈集團(MBDA)亮出了一款令人側目的新品——“單程效應器”自殺式無人機。這款外形平平卻被稱作“鋼鐵蝗蟲”的新型無人系統,不靠高端科技炫技,也不以智能協同為噱頭,而是赤裸裸打出一張牌:靠數量壓垮你。它被包裝為“飽和式攻擊利器”,背后卻隱藏著歐洲面對安全焦慮與戰略落后雙重困境下的一次驚險突圍。用“蝗蟲”鋪天蓋地地撲向防空陣地,不是為了精準制勝,而是為了拖垮對手。這場軍事博弈,不再是單挑高手之間的對決,而更像是一場“人海戰術”在空中的變種。
這款單程無人機并不復雜,40公斤級彈頭、噴氣發動機、500公里航程,一切參數都在中規中矩的范圍內,沒有隱身技術、沒有回收系統、更沒有智能協同。但這正是它的精髓所在——便宜、能造、成群結隊。它的戰略目標不是摧毀敵人,而是逼敵“提前發瘋”。當上百架乃至上千架這樣的無人機在雷達上同時顯現時,任何現代防空系統都會陷入彈藥不足、攔截頻次不夠、指揮系統超載的地獄循環。飽和攻擊,顧名思義,就是讓你招架不住、彈盡援絕,在數分鐘內被榨干所有攔截資源,為后方更為致命的巡航導彈、有人攻擊機、乃至地面突擊部隊撕開第一道血口。
但問題也隨之而來。這種思路聽起來像極了蘇聯時代的思維邏輯,用龐大產能制造低成本“消耗品”向敵人陣地傾瀉。如今由“歐洲導彈集團”接力上演,是否意味歐洲在高端軍備賽道已被美中甩開,不得不走回“以量補質”的冷戰老路?這背后不只是技術的倒退,而是一種戰略路徑的被動重構。歐洲在俄烏沖突爆發后面對防空劣勢愈發明顯,俄軍的S-300、S-400、“道爾”、“鎧甲”等系統不斷攔截西方提供的精確制導彈藥,甚至連“風暴陰影”、“斯卡普-EG”這樣的明星導彈都難以形成突破。而俄方自制的“柳葉刀”無人機、“天竺葵”群攻戰術卻不斷瓦解烏軍戰線。這讓歐洲軍事高層重新審視一個樸素問題:對抗密集防空網絡,是否要從“高精尖”轉向“高密集”?
答案就在巴黎航展的展臺上。歐洲導彈集團不再試圖在技術性能上與美軍的“死神”、以色列的“哈羅普”正面拼殺,而是另辟蹊徑,采取“軍民融合”戰略,調用民用無人機制造商、汽車供應鏈甚至消費電子代工廠,迅速實現量產。這是工業體系一次向戰爭需求的快速轉向,也是一種沒有底氣的反撲。從本質上看,這款無人機的設計哲學正是“夠用主義”——它不需要奪取制空權,不需精確打擊,只需成功擾亂,讓敵人陷入癲狂。這種思路在戰場上或許有效,但在戰略層面卻透露出濃濃的“戰術投機”。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一種不對稱戰爭的延續。俄烏沖突以來,戰爭重心已經從單一火力壓制轉向體系消耗博弈。當防空系統單價遠高于來襲武器時,如何用廉價攻擊手段拖垮昂貴的防御系統,成為每一個被動一方必須要思考的問題。而如今,歐洲選擇了自殺式無人機的“鋼鐵蝗蟲”路徑,恰好揭示其資源、技術與信心的三重短板。在美軍漸漸抽身、烏克蘭戰線遲滯之際,歐洲國家無法再指望“買美國的防空傘來防俄國的雨”,而只能將自身工業體系推向戰爭前線。這是一種后現代戰爭中的“自力更生”,也是對“去美國中心化”的一次試探。
但問題依舊棘手。首先是實戰效能。在俄烏戰場上,自殺式無人機確實取得了不少戰果,但更多的是“戰略噪音”——它們常常被攔截、被干擾、被電子壓制,真正命中目標的比例遠低于理想。尤其在面對多層次防空網時,靠“成群結隊”沖過去并不總能換來突破。一旦敵方擁有足夠的電子戰能力或空中巡邏力量,這些“鋼鐵蝗蟲”將變成空中靶機,無謂犧牲。
目前德國、法國、意大利的軍工產能正全力補給烏克蘭常規彈藥,北約彈藥庫存普遍緊張,再加上勞動力短缺、原材料價格上漲,量產“鋼鐵蝗蟲”的設想更像是一種理想投射。尤其在缺乏統一采購計劃與政策協調的歐洲防務體系中,誰來出資、誰來整合、誰來部署,這些現實問題比技術更棘手。
與此同時,俄羅斯也并非坐以待斃。面對這種群蜂襲擾式攻擊,俄軍已經開始研發高能激光武器、電磁攔截系統、甚至空中布雷方式的無人機“殺傷網”。在攻防動態對抗中,單一技術優勢往往難以維持。一旦防御端針對這些“慢、亮、密”的目標開發出更高效的自動化攔截手段,飽和攻擊的魔力就會立刻退潮。這種策略的最大風險就在于:它需要在數量達到“臨界飽和”前取得優勢,一旦達不到臨界點,就可能反受其害,造成極大資源浪費與戰術失敗。
眼下,歐洲正處在安全自主與戰略收縮的交界地帶,一邊要應對北約內部的資源再分配壓力,一邊要面對地緣政治對手的步步緊逼。飽和式無人機只是其回應的一種工具,而非萬能鑰匙。正如邵永靈所言,戰爭從來不是公式可以計算的輸出,攻防之間永遠處于拉鋸。無人機確實可以如蝗蟲席卷一時,但最終能否打贏未來戰爭,還要看背后的技術創新能力、工業韌性與戰略耐心,而非一場航展上的噱頭展示。在蝗蟲掠過的陰影之后,歐洲真正要面對的,是一個不能靠量產填補的戰略真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