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華人網消息:隨著生育率持續下滑,意大利正面臨前所未有的人口危機。來自國家統計局(Istat)、意大利央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等權威機構的最新數據與預測顯示:從教育到勞動力市場,從養老金制度到公共醫療開支,整個國家的經濟與社會結構正面臨深遠影響。
出生率持續下滑,人口結構劇變
據Istat統計,意大利出生人口已從2019年的420,084人降至2023年的約38萬人,預計2024年將進一步跌至37萬人。這一趨勢如果持續下去,意大利總人口將從目前的5900萬下降至2050年的5480萬,2080年甚至將跌至4610萬。
目前,意大利的總生育率已降至每位女性1.18個孩子,遠低于維持人口自然更替所需的2.1。這直接導致人口老齡化加劇:2050年,65歲以上人口將占總人口的34.5%。屆時,每兩名勞動年齡人口將需要供養一名非勞動人口(0-14歲或65歲以上),而雇員與退休人員的比例也將降至接近1:1。
教育系統首當其沖:學生驟減13.4萬名
這一人口趨勢的直接影響正在顯現于學校系統。預計2025年9月,意大利學前至高中階段學生將減少13.4萬人,學生總數將從690萬降至不足680萬。如果不改變當前趨勢,未來8至9年內學生總數將跌破600萬的心理關口。年輕人減少,也意味著未來勞動力供應大幅縮水。
據Unioncamere的數據,勞動力市場中“技能錯配”問題正在加劇,比例已從2019年的20%飆升至目前的45%。工業、能源等關鍵領域因此損失高達440億歐元的附加值。
至2040年或將流失500萬勞動力
更嚴峻的挑戰來自勞動市場。到2040年,意大利勞動年齡人口預計將減少約500萬人。意大利央行在2025年報告中指出,這可能導致全國總產出下降11%,人均產出下降8%。
OECD的長期預測更為嚴峻:2023年至2060年期間,意大利勞動人口將減少34%,在國際上處于下降幅度最大之列。屆時,每1.3名勞動人口就需負擔1名老年人口;而到2080年,每100名年輕人將對應多達312名老年人。
GDP年均下降,全球排名倒數第二
即便假設勞動生產率保持2006至2019年間的年均增長水平(意大利為-0.31%,人均GDP為-0.20%),OECD仍預測:意大利人均GDP年均將下滑0.67%,在該組織成員國中表現僅優于希臘(-1.8%),遠低于平均水平的+0.6%。
醫療和長期照護支出大幅增加
盡管未來養老金開支在GDP中的占比可能因退休年齡延后和養老金金額降低而下降1.9個百分點(至13.7%),但醫療支出和長期照護支出將同步上升。根據2024年歐洲老齡化工作組(AWG)報告,醫療支出將升至GDP的6.4%,長期照護支出升至2.1%。
Istat預測,到2043年,近40%的家庭將由獨居者組成。其中65歲以上獨居人口將達620萬人(增長38%),75歲以上獨居人口達400萬人(增長4%)。國家社會保障局(INPS)指出,2023年發放給230萬人護理津貼,占長期照護支出總額的80%。
整體社會保障支出將達GDP四分之一
財政部技術負責人Daria Perrotta警告,社會保障支出(包括養老金、醫療、長期照護)將在未來二十年持續增長,預計至2043年將達到GDP的25.1%,即每生產100歐元將有25歐元用于社保。隨后雖因“嬰兒潮”一代退出歷史舞臺而小幅下降,但至2070年也僅降至22.7%,與疫情前水平持平。
人口結構倒掛,制度改革迫在眉睫
意大利正面臨一場深層次的人口結構重構,年輕人減少、老齡人口激增、勞動力短缺、經濟產出下降,這一系列連鎖反應要求政府必須立即采取綜合性的戰略應對,從鼓勵生育到勞動力引進,從教育改革到社保制度再設計,刻不容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