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繼續聊一聊玉米的事,因為最近玉米市場熱鬧不斷。
雖然說玉米還在跌,并且似乎也看不到什么要上漲的苗頭,但是放心,市場不會就此閑著的,沒有苗頭就給你制造點苗頭出來。
近日,玉米市場又傳來了新消息,并且這個消息如果落地成真,足以使玉米市場震動。
什么消息呢?
就是近日又有傳聞稱,因為進口玉米拍賣成交率逐漸走低,且對玉米市場產生了不小影響,導致玉米看跌情緒大漲,所以可能會暫停進口玉米的拍賣。
這個消息怎么說呢,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之外是因為按往年規律來看,剛拍就停,好像沒有過這樣的先例,而且就算是停也基本是到玉米跌到不行的時候。
而現在是什么情況?
玉米雖然是跌了,但遠沒有跌到慘痛的地步。
而且呢,拍賣成交率雖然說在下滑,但是總體來看也還尚可,并且多少還是溢價成交,說明玉米還沒那么糟糕。
所以,這時候剛拍就停,按說不至于。
但是要說停也在情理之中。
我們之前分析過,今年政策端對于玉米的支撐明顯要更強,尤其是玉米還擔負著讓小麥順利替代的任務,所以玉米跌不起。
進口玉米剛進行了4次拍賣,就把玉米給拍倒了,所以接下來暫停拍賣倒也說得過去。
于是,現在的市場就被這個消息給裹挾了,大家都在靜候,看接下來這個消息是否能成真。
但其實沒必要,沒必要糾結這個消息的真假,我們之前說過,當眼前看不清的時候千萬別糾結在某一個點或某一件事上,而是要跳出來看遠處。
遠處是什么?
就是大方向、大格局、大局面。
那么,玉米的大局面是什么呢?
第一,供需偏緊。
這個供需偏緊既是玉米本身的格局,也是政策希望看到的局面。
去年玉米價格跌到沒朋友,基層沒什么挺價愿望,能賣就賣,所以導致玉米售糧進度明顯偏快。
而去年豬價成功反彈,養殖戶扭虧為盈,增欄補欄的情緒又上來了,所以飼料需求增加,玉米消耗增多。
到五六月份時,玉米供需偏緊的格局就已經顯現出來了。
這是玉米的基本面,但為什么說也是政策希望看到的呢?
保糧穩糧,這是今年的大方針,去的玉米跌得太猛,嚴重損害了種糧的積極性。
所以今年一開年,增儲馬上就出手了,硬生生地把玉米給提起來了。
第二,小麥替代。
小麥都快被壓得喘不過氣來了,好在有托市托著,如果沒有,不敢想小麥會跌到誰姥姥家去。
但光靠托市也不行,本身政策小麥的庫存就不低,哪有那么多地方存呀。
所以小麥一定要消耗。
怎么消耗?
面粉廠肯定指望不上,所以只能是飼料替代??梢哉f,飼料替代是小麥的剛需。
而這個剛需需要玉米來配合,也就是說,玉米和小麥要形成價差,甚至是倒掛,小麥才有性價比,才有可能入飼料企業的法眼。
所以,玉米不能跌。
第三,情緒不是一成不變的。
進口玉米拍賣確實把玉米嚇了一跳,于是恐慌性下跌,但跌了幾天以后,市場有點緩過來了,一些多頭開始有所動作了。
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期貨市場又開始反彈了。
說明玉米市場的情緒并不是一潭死水,而且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玉米的持續下跌,已經有抵觸情緒了。
所以說,進口拍賣不是洪水猛獸,更不至于把玉米拍死在沙灘上。
但是話又說回來,玉米的震蕩不可避免。
從大局面來看,玉米也快跌不動了,因為首先山東的上量來看,最多也就到了800多輛,但800多輛算多嗎?
相比之前的上量就是小菜一碟啊,但確實也上不動了,也說明華北余糧確實不多了。
另一方面,山東一跌,與東北價差又縮小了,而且山東下跌東北糧也就不會上趕著入關,這也就更加凸顯華北余糧供應緊張的局面。
也就是說,市場再炸估計也炸不出多少玉米來了,更何況抵觸情緒已經上來了,再壓價估計上量不僅不會增加,反而可能還會減少。
但跌不動也不代表就要漲,畢竟玉米的漲跌不是水龍頭,開就流,關就停,它總需要有一個過程。
所以等等看吧,迷霧散去,真實的行情必然還要回來的。
本文完,歡迎關注并點贊,給個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