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五天,華北多地最高溫將超38℃。玉米正灌漿,棉花結鈴忙,這時候最怕"熱悶天"。
去年同期,河北有120萬畝玉米因高溫減產15%。村頭王大爺蹲在地里直嘆氣:"苗葉子都卷邊了,水跟不上啊。""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農諺早說過伏天熱得狠。
可今年熱得邪乎,連續7天沒下透雨,井里水位降了半米。李嬸家的辣椒,尖兒都曬焦了,她說:"往年這時候還能摘兩筐,今年懸。"有人說該趕緊澆地,有人愁電費貴,還有人等"天落雨"。
農技站老張說:"高溫天,作物蒸騰快,兩天不澆水就傷根。"可不少人圖省事,中午大太陽底下澆地,結果苗更蔫了。
"伏天澆水看時辰,早晚涼快點再灌,地溫驟降苗受不了。"去年鄰縣有300畝地,就因為中午澆水,苗死了一成多。有人問:"人工增雨能解急不?
"氣象站說云層薄,暫時難安排。
村東頭老周偷偷挖了條引水渠,從河里往地里導水,現在苗兒綠瑩瑩的。"等靠要不如自己干,莊稼可不等你。
"老周蹲在渠邊抽旱煙。高溫還會讓蚜蟲、紅蜘蛛瘋長,縣植保站發通知:"三天一查蟲,別等成災。
"張大姐沒當回事,結果棉田葉子上爬滿紅蜘蛛,打藥都晚了。
"熱歸熱,防病治蟲不能歇,莊稼弱的時候最招蟲。"農科院數據:伏天高溫+干旱,小麥灌漿期千粒重能降3克。
今年種的早熟品種,能不能扛過這波熱?
沒人敢打包票。
有人想改種耐熱作物,可種子早買了,現在換來不及。"伏天管水如管糧,多澆一遍多打倉",老把式們常念叨的理。
可年輕人嫌麻煩,覺得"機器澆地費油錢",結果苗兒先扛不住。
村支書在大喇叭喊:"明天起,機井24小時開放,輪流澆水別搶。
"王大爺扛著水管往地里走:"再熱也得干,不然秋糧要減產。"高溫還得持續五天,莊稼能不能挺住?
就看這幾天咋管。有人說該提前挖渠,有人說等雨靠天,到底哪種更管用?關注我,每天更新農情提醒,幫你把莊稼護得穩穩的。
注:具體農事操作建議咨詢當地農技站,因地制宜更保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