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有個小村靠抓知了猴賺大錢,一到夏天熱鬧得很。2017年有村民試養三畝地,第二年夏天靠知了猴賺了兩萬多。這錢比種地強,村里人眼紅,紛紛改種樹木養蟬苗。
到2022年,村里八成農戶都干這行,有人建冷庫、開直播賣。村民肖光森每晚撿千余只,膠帶纏樹干截住,頭燈照一抓一晚上。
按一塊二一只算,他一晚賺兩千,一個月能掙四五萬。
這錢來得實在,不用看老天爺臉色,就是得熬夜拼體力。
但賺錢背后藏著問題,老人說知了猴地下待三五年,抓太狠明年怕沒了。
有人偷偷打藥催早出,結果樹根爛了,壞了地里的根基。還有食品安全問題,沒檢測就油炸,有人吃了拉肚子,讓人擔憂。村里人也明白隱患,定了規矩:每畝地最多放三萬只蟬苗。
留出兩成林子不準抓,給知了猴留條后路,別斷了長遠生計。還跟農業大學合作研究養殖標準,科學養蟬心里更有底。
現在每批知了猴都要檢測才能賣,政府也準備出臺管理辦法。
村里不光賣活蟲,搞起親子捉蟬營地,城里人帶孩子來玩能創收。有年輕人做知了猴能量棒,健身房里賣得挺好,開發新花樣。還開了“蟬蛹節”,請專家、主播宣傳,想把品牌打出去。
可問題沒完全解決,有人偷摸進別人林子抓,價格被炒得老高。
村里人擔心,哪天知了猴少了,這錢還能一直掙下去嗎?肖光森搞直播教人養蟬,研究控溫讓蟬苗長得快,想長久干這行。
這買賣確實來錢快,但不能只顧眼前,得想辦法可持續。農民傳統抓知了猴有經驗,現在得結合科學,別壞了生態。
我個人認為,賺快錢更要守規矩,不然以后沒知了猴抓咋辦?現在村里一邊賺錢一邊想辦法,但到底能撐多久,誰心里都沒底。這背后是個難題,既想多賺點,又怕斷了后路,得好好權衡。
各位老鄉,咱得記住,林子保護好,知了猴才有源頭,錢才能長久賺。行動起來吧,守好村里規矩,跟著科學養蟬,別做短視的事。只有把根基保住,這靠知了猴賺錢的路子,才能走得長遠。
你說這知了猴產業,到底該怎么平衡賺錢和保護?
大家都得想想。
總之,錢要賺,但不能斷了子孫的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