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剛拒絕了三個想復讀的學生,他們的家長差點跟我翻臉。但我必須說實話,復讀這條路,這三種孩子走了也是白走,多學一年,不會有任何改變。
我帶過七屆復讀班,見過太多悲劇。去年,有個男生高考差15分上一本,他爸媽非要他復讀,我當時就覺得他不合適,沒接收他。他就去了別的地方復讀,結果復讀一年,分數比去年還少考20分。為什么呢?
因為這孩子壓根兒就不想復讀,心思根本不在學習上。我還記得第一次見面時,這孩子跟我說:“老師,我是真的不想再來一年,什么樣的大學我都愿意去。”
旁邊他爸媽急得直跺腳,“你這孩子怎么這么不懂事,誰誰誰家孩子復讀一年都考上985了。”
我當時就跟家長實話實說,一個被父母逼著來復讀的孩子,心思不可能放在學習上。上課發呆,下課就不見人影,考試也不好好答題,花了幾萬塊錢,最后換來的是孩子更深的叛逆。
說到這兒,我又想起另一類讓人心疼的孩子,就是心理素質特別脆弱的。剛才有個女生來咨詢復讀的事,她平時模考都能上600多分,可一到大考就崩盤。高考那天,她在考場上手抖得連筆都握不穩,最后只考了550分。她媽媽堅持要她復讀,說就是心態問題,再來一年肯定行。
可你知道嗎?復讀的壓力比應屆大10倍,周圍同學都上大學了,自己還在刷題,每次模考都覺得自己沒有退路。復讀這種壓力,對心理素質差的孩子來說,簡直就是災難。
除了這兩類,還有第三種孩子,千萬別復讀,就是那種自認為聰明,卻不肯努力的。這類學生的家長總愛說:“我們孩子可聰明了,腦子好使,就是不愛學。”今天來咨詢復讀的一個男生,我一見面就知道這孩子智商確實高,數學題看一眼就知道思路,但他從來不動筆算,就拿眼睛看。
聽他媽媽講,平時作業能抄就抄,上課能睡就睡,天天覺得自己悟性高,最后兩個月沖刺一下就行。結果呢?最后兩個月又能沖到哪兒去?很多知識點是長期積累的,短期沖刺學的都是夾生飯。高考成績出來,他爸媽才明白,聰明不能當飯吃,懶惰卻能毀掉一切。
所以,如果您家孩子有這三種情況之一——被逼無奈型、心理脆弱型和聰明懶惰型,真的就別讓他們復讀,這真的是在害他們。我知道很多家長不死心,總覺得要再給孩子一次機會。但您想過嗎?這一年的時間成本、金錢成本、心理成本,到底值不值得?
如果您家孩子真適合復讀,應該是什么樣的呢?首先,他必須是主動要求復讀,而且有明確目標,比如“我就是要考南大的計算機”。
其次,他心理素質要過硬,能承受萬一又失敗的壓力。最后,他要有很強的執行力,說到做到,不需要老師督促。這樣的孩子我見過,但說實話,不超過30%。剩下70%的孩子復讀,要么在浪費時間,要么在透支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