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上午10點,衢州古城文化旅游區嚴家淤島碼頭工地上,60歲的葉賢榮埋頭忙著扎鋼筋。
豆大的汗珠從葉賢榮臉頰滴落在面前的鋼筋網上,古銅色的雙手沾著白灰,手掌上是厚實的老繭。勾絲、轉勾、打結,動作一氣呵成,三四秒他便打好了一個結。“嚴家淤島碼頭工期緊,必須擼起袖子加油干,我每天扎鋼筋要打千個結。”葉賢榮說。
葉賢榮是衢江區后溪鎮青塘村人,做鋼筋工已近30年。“鋼筋工是給建筑物搭骨架,這活有講究。”葉賢榮說,一名合格的鋼筋工要學會放線、綁扎等手藝,還得會看圖紙,“不懂就問多實踐,熟能生巧,我現在已經是一名領班帶徒的鋼筋工師傅了。”
走在剛扎好的鋼筋網格架上,記者發現打結的絲頭一律朝下彎曲,十分美觀。“這不僅是為了好看,也是方便工人行走。”葉賢榮說,現在施工越來越規范,大家做工時都越來越注重細節。
在葉賢榮身旁,木工柴國強忙著給鋼筋網格架做模板。他的工具包里,手動鋸、電動鋸、手動扳手、電動扳手、電鉆、榔頭等一應俱全。
柴國強拿起水杯,仰頭咕嘟、咕嘟喝了好幾口,“天熱汗出得多,一天要喝掉三四升水。”柴國強說,他干木工活已有40多年,跟著工程隊去過很多大城市,衢州也有很多他干過的工程,如體育中心、電子科大長三角研究院等,都留下了他的手藝和汗水。“嚴家淤島碼頭建設推進很快,看到碼頭一步一步拔地而起,我很自豪,流再多的汗水也值得。”
“目前在工地上干活的工人有近百人。”施工方負責人黃成剛在工地上巡視,他說,為了提高工作效率,項目部為工人安排好錯峰工作時間,早上5點30分開工干到上午10點鐘,下午4點30分開工干到晚上8點,中間天氣最熱的6個多小時安排工人休息。為確保工人身體健康和項目的順利推進,項目部備足防暑藥品,每天下午為工人送上西瓜、綠豆湯消暑。
黃成剛介紹,嚴家淤島碼頭是衢州信安湖客運碼頭新建擴建工程中的重要一環,是衢州古城文化旅游區的重要基礎設施,工程將在8月份完工,為衢州古城5A創建提供更有力的水運支撐。“衢州古城創建國家5A級景區是一件大事,為了早日建成項目,我們都在鉚足勁頭加油干。”
來源:衢州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