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交部消息,印度外長蘇杰生應邀訪華,將出席上合組織外長理事會會議并展開對華訪問。此次蘇杰生訪華,稀土問題無疑是焦點之一。上月,外交部副部長訪印時,印方就已提及稀土出口管制事宜,此次蘇杰生前來,必然會繼續推進這一議題。稀土作為重要戰略資源,對各國科技、軍事等領域發展意義重大。
中國在稀土開采、加工等環節擁有成熟技術和完整產業鏈,在全球稀土市場占據關鍵地位。印度急于獲取中國稀土,背后原因不難推測。其制造業發展面臨供應鏈不完善等難題,新能源領域對稀土需求也日益增長,而中國稀土能為其相關產業發展提供支撐。但這稀土,不能輕易給。
莫迪和特朗普(資料圖)
稀土關乎國家核心戰略安全,中國對稀土出口實施管制,是維護自身利益和全球供應鏈穩定的必要舉措。印度在國際合作中多次出現不守信用的情況,若輕易提供稀土,可能面臨技術被濫用或合作中途生變的風險。回顧過往,印度在與其他國家的合作中,類似的“出爾反爾”并非個例。在一些基礎設施項目上,印度起初熱情邀請他國企業參與,可項目推進到一定階段,就隨意修改合同、拖延付款,甚至直接終止合作,讓合作方蒙受損失。
在邊境問題上,印度也曾違背雙方共識,擅自越界,破壞地區和平穩定。這樣的行事風格,讓人難以對其建立充分信任。從技術層面看,稀土的應用涉及眾多高端領域,相關技術具有高度保密性。印度與多個國家存在軍事合作,若其獲取中國稀土及相關技術后,不慎流入其他國家,可能對中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而且,印度在技術吸收和應用方面的能力尚不穩定,若不能合理利用稀土資源,反而可能造成資源浪費,違背全球資源有效配置的原則。
蘇杰生(資料圖)
從全球市場秩序來看,中國對稀土出口的管制,并非單方面限制,而是基于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的考量。稀土開采和加工過程中,若處理不當會對環境造成嚴重影響。中國嚴格管控出口,也是在引導全球稀土產業走向綠色、有序發展。印度若想獲取稀土,應通過正當渠道,遵循市場規則和國際慣例,而非試圖繞過正常流程。
此次蘇杰生訪華,除了稀土問題,中印直航、印巴關系等議題也將被提及。上合組織外長理事會會議的召開,為各國提供了溝通協作的平臺。印度作為上合組織成員,應秉持多邊主義精神,與其他成員國共同推動地區合作與發展。在印巴關系上,兩國同為上合組織成員,4月的恐怖襲擊及隨后的交火事件仍未平息,此次會議上雙方的互動備受關注。蘇杰生如何處理這一問題,將影響地區局勢走向。
蘇杰生(資料圖)
對于伊朗關系,上月上合組織國家聯合發布譴責以色列對伊朗打擊的聲明,唯獨印度未簽字。印度與以色列在軍售領域合作密切,2017-2018年間,雙方軍售協議價值約14億美元,2024年以色列在加沙行動時,印度還向其出售大量火箭彈。這種關系讓印度在對伊問題上態度曖昧,如何平衡與伊朗的關系,對蘇杰生來說是一大考驗。
中印關系的發展,始終伴隨著合作與摩擦。2024年兩國貿易額達1384.78億美元,中國仍是印度最大貿易伙伴,經濟領域的互補性顯而易見。人文交流方面,中方恢復印度香客朝圣線路,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核發印赴華簽證7萬件,同比增長15%,這些都體現了雙方社會層面改善關系的需求。但邊界問題仍是阻礙兩國關系發展的關鍵。2020年6月的邊境沖突,給兩國關系蒙上陰影。盡管近期邊境局勢有所緩和,高層互動增多,但徹底解決邊界問題仍需雙方共同努力。
印度此前參加四方會議(資料圖)
在當前復雜的國際形勢下,中印作為大國,應從長遠出發,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分歧。但在稀土等涉及核心利益的問題上,中國必須堅守原則,不能因短期利益而忽視潛在風險。印度若想獲得中國的信任與合作,需以實際行動展現誠意,遵守國際規則和雙邊共識。此次蘇杰生訪華,是兩國溝通的契機。希望雙方能在坦誠交流中增進理解,推動中印關系在健康穩定的軌道上發展。但稀土是否出口、如何出口,中國必須審慎考量,確保國家利益不受損害。這不僅是對中國自身負責,也是對全球稀土產業和國際秩序負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