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來,額濟納旗委組織部以“鍛造過硬隊伍、賦能鄉村振興”為目標,錨定“思想鑄魂、能力提質、發展增效”主線,以“胡楊大講堂”為創新引擎,構建黨性教育、干部培育等多元培訓體系,將胡楊信念轉化為干部干事創業動力,推動培訓成果轉化為基層治理與集體經濟發展動能。
以“胡楊大講堂”為核心,打造基層培訓創新標桿
思想鑄魂與實戰融合。將胡楊信念貫穿培訓全程,通過“專題授課+案例剖析+分組研討”多元形式,聚焦基層黨建、廉潔履職、集體經濟發展等關鍵領域。由旗委組織部干部帶隊,組織嘎查書記“亮家底、擺問題、談思路”,通過“書記教書記、同行學同行”的互助互學,破解“產業同質化”“治理缺抓手”等實際難題。
資源下沉與示范帶動,選址推日木音嘎查開展“教育+”實踐,將優質培訓資源直接送到基層一線,既提升了承辦嘎查的區域影響力,更形成“借智育能、以學興村”的可復制經驗,推動培訓“軟實力”轉化為集體經濟發展“硬動能”。
以多維輻射為路徑,構建全域覆蓋培訓網絡
紅色鑄魂筑牢信仰根基。立足本地紅色資源,以航天精神黨性教育基地為核心,串聯10個現場教學點,構建“航天精神+紅色基因”教育體系,開發精品課程60余個。旗委黨校以“紅色學府”品牌引領,打造特色專題紅色課堂,構建授課體系,開展專題講座90場次、培訓2400人次;依托“理論學習輕騎兵”“紅色蒙古包”等開展紅色宣講26余場次,讓黨的政策理論直達基層。
精準賦能提升實戰本領。針對不同層級干部需求開展“精準化”能力鍛造,組織蘇木鎮、旗直部門50名干部赴廈門大學參加政治素質提升培訓,聚焦“抓黨建促發展”實戰能力,通過集中學習、借鑒經驗助力破解發展瓶頸。同時舉辦基層黨建實務培訓班,采用“理論授課+業務指導+經驗共享”模式,為150余名黨務干部規范“三會一課”、黨費收繳等基礎工作,消除“本領恐慌”,推動基層黨建標準化率提升。
全域覆蓋,強化基層基礎。落實黨員教育管理要求,啟動全旗普通黨員集中輪訓,分6期設離退休黨員、“兩企三新”黨員等專題班次,以“集中授課+視頻直播”形式,覆蓋2838名黨員。針對農牧民黨員轉場特點,創新“線上學習打卡+線下實踐核驗”機制,開發蒙漢雙語課程,確保“應訓盡訓、學以致用”,推動黨員在基層治理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儲備后備,注入源頭活水。聚焦嘎查“兩委”換屆和隊伍建設,創新“青苗—骨干—頭雁”三級儲備體系,培育嘎查書記后備人選59名、社區后備20名,其中35歲及以下20人、占比25.32%,大專及以上學歷71人、占比89.87%。還儲備嘎查村其他“兩委”成員后備力量80人、社區其他“兩委”成員后備力量89人。同時,將23名回村任職大學生納入嘎查村換屆“兩委”后備力量。
以成果轉化為目標,激活鄉村振興動能
多元培訓體系正持續轉化為基層發展的“硬成果”,干部解決群眾訴求效率顯著提升,黨務工作規范有序;嘎查“兩委”換屆因后備充足平穩推進,班子結構持續優化;集體經濟發展呈現“數字賦能+特色突圍”雙路徑,策克嘎查通過“互聯網+現代農業”實現蜜瓜畝均增收240%,538名農牧民領取91.02萬元集體經濟分紅。
下一步,額濟納旗將深化“胡楊大講堂”品牌效應,整合綠色生態、紅色基因、歷史文化資源,打造精品教學路線,讓培訓賦能匯聚成鄉村全面振興動能,以干部擔當筑牢北疆生態安全屏障,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