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林博新
實習生 熊寶儀
7月14日,瓊海市陽江鎮江南村田野上,湛藍的光伏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綿延鋪展,將光能轉化為源源不斷的“清潔電流”。
這是江南村首個100MW光伏項目,預計年發電量10800萬度,可滿足約3.9萬戶家庭全年用電需求,是集“綠色發電、土地增效、農民增收”于一體的鄉村振興示范工程,為該村426戶村民帶來穩定收益,成為他們心中的“綠色銀行”。
“讓村民共享發展紅利,是我們工作的核心出發點。”陽江鎮相關負責人介紹,鎮黨委、政府多次與國能(海南)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深入磋商土地流轉價格及支付方式,最終確定土地流轉25年的總租金為4.5萬元/畝。
據統計,該項目共惠及426戶征地農民,戶均增收達18萬元,為村民增加“陽光收益”。其中,陽江鎮江南村村民彭先生拿到20多萬元租金后,順利解決了建房欠款問題。“之前蓋房欠著錢,心里總不踏實,現在拿到租金,終于松了口氣。”他感慨道。
航拍瓊海市陽江鎮江南村的100MW光伏項目。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林博新 攝
據介紹,從項目啟動到正式并網發電,陽江鎮僅用了79天。為推動項目盡快落地,陽江鎮迅速組織鎮、村干部組成5個宣傳發動工作組,其中鎮干部負責政策解讀與統籌協調,村干部則發揮人熟地熟優勢挨家挨戶耐心走訪。工作組每日匯總數據、分析地塊、動態調整工作目標,僅開展3天便高效簽訂了200多畝土地租用協議,并火速發放了1000萬元現金補償款,用“真金白銀”的實際效益消除了村民的顧慮;短短18天內,便完成了全部1750畝土地的簽約、測繪等復雜工作,為項目快速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了解,項目已于5月30日成功并網發電,運營首月發電量即達20MW,完成產值納統1.56億元,展現出良好的開局態勢。國能(瓊海)新能源有限公司工程部負責人劉甲明介紹,當前項目正進行工程收尾與缺陷整改工作,下一階段將重點推進光伏板下土地的精細化農業種植,實現“板上發電、板下種植”的“農光互補”立體化土地經營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目用地整合了大量的此前因檳榔黃化病肆虐而被迫撂荒或低產的“傷心地”,如今搖身一變成了高效產出的“致富田”。
“過去村民主要靠種植檳榔增收,受黃化病影響檳榔產量下滑,村民收入很不穩定,地都撂荒著讓人發愁。”江南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運波坦言,現在土地出租后,村民有了固定且可觀的租金收益,解了燃眉之急。后續項目方將組織在光伏板下發展種植,村民還能再添一份務工或合作的收入。“村民對該項目的認可度非常高,不少人已熱切期盼著項目能規劃二期,進一步放大‘陽光產業’帶來的綜合紅利。”王運波說。(海南日報嘉積7月14日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