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有這樣一批企業,它們不被大眾所熟知,卻把“一米寬”的市場挖到“百米深”,在各自的領域內獨樹一幟、遙遙領先,堪稱“深藏不露的隱形冠軍”。山東是制造業大省,也是制造業強省,這樣的“隱形冠軍”數量眾多。
6月23日起,大眾日報·大眾新聞推出“深藏不露的隱形冠軍”系列報道,深入企業蹲點采訪、解剖麻雀,探尋他們專注深耕、創新突破的發展密碼。
貞元車輪專注輕量化賽道,把關鍵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減重21公斤!全球最輕重卡車輪“滾”下流水線
近日,山東貞元汽車車輪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人們正在加緊趕制訂單,一只只車輪依次“滾”下流水線,等待著被發往國內各大汽車廠商。
“這是我們自主研發的25公斤重輕量化車輪,也是全球最輕的鋼質車輪,比46公斤標準車輪減重21公斤。”貞元車輪董事長胡愛君介紹。
貞元車輪成立于2002年,最初是一家代加工半成品車輪的小企業。由于技術門檻低,競爭對手多,貞元車輪一直勉強生存。
轉機發生在2016年,一家汽車廠商讓貞元車輪設計生產一款輕量化車輪,憑借多年積累的技術和經驗,貞元車輪很快研發成功,重量只有38公斤。彼時,國內標準車輪重46公斤。
然而,同年胡愛君在國外考察時發現,國外輕量化車輪已經做到重28公斤,比他們領先了10公斤。“這說明我們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而輕量化車輪市場前景廣闊。”胡愛君說。面對這種情況,貞元車輪立即成立輕量化車輪研發小組,專注產品研發設計。
不久之后,國家出臺道路運輸限載政策,以6軸牽引半掛車為例,車貨總重從55噸降到49噸,一次性“減負”6噸。如何不超噸還不會少掙錢?整車輕量化是必然趨勢,而作為關鍵零部件,車輪減重就成了重要一環。
2017年,貞元車輪成功研發出第一代“旋風”車輪,重量只有33公斤,相比同類產品減重13公斤,很快就進入了多家汽車廠商采購名單。
“以一臺23輪(含備胎)標載商用車為例,一個車輪減重20多公斤,那等于總重量減少近500公斤,意味著每趟可以多拉半噸貨。一年下來,就是一筆可觀的收入。”胡愛君給記者算了一筆賬。
在輕量化的路上,貞元車輪也并非一帆風順。2018年,公司計劃投資一千萬開發新產品,一路攻堅克難終于到了路試階段,沒想到卻在這個階段出了問題,且反反復復克服不了。整個研發團隊包括公司管理層幾乎失去了信心,很多人認為,國內輕量化車輪研發已經達到“天花板”。
“哪里摔倒在哪里爬起來,哪里有問題解決哪里的問題。”胡愛君這樣鼓勵研發團隊。最終,一次次地驗證、優化、完善,總算找出了問題癥結。
“企業要想發展,必須把科技研發作為第一要務,不能跟在別人后面跑,要領跑這個行業。核心技術要不到,更討不來,必須靠自己,因此我們要時時刻刻把關鍵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胡愛君說。截至2025年,貞元車輪累計獲授權實用新型專利36項、發明專利10項、外觀設計專利10項。
創新路上沒有終點。2020年,貞元車輪成功研發重量為30公斤的“旋風”2.0車輪。2023年11月,全球最輕鋼制重卡車輪正式下線,產品重量僅28公斤,比傳統車輪輕了18公斤,同時強度達到普通鋼輪的3倍、鋁輪的6倍,且平衡性更好、抗變形能力更強、更耐用,成本也只有鋁制車輪的一半左右。
目前,貞元車輪與一汽解放、中國重汽、陜西重汽、北汽福田等國內20多家知名汽車制造廠商達成合作,國內輕量化車輛市場占有率達40%,居行業第一位。近年來,還著手拓展海外業務,陸續打通中東、南美和俄羅斯、中亞等海外市場。
(大眾日報記者 薛良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