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切警企聯系,發揮專業優勢,精準打擊經濟犯罪,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近年來,“藍鯨“護企工作站成為上海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一張金名片。
近期,由公安部組織的“陽光下的守護”法治公安主題采訪走進上海,據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最新數據顯示,上海公安經偵部門會同市工商聯已建成17家“藍鯨”護企工作站,全市公安經偵部門依托“藍鯨”護企工作站,累計破獲涉企經濟犯罪案件2400余起,幫助100余家企業挽回經濟損失6.9億元。
上海“藍鯨”護企工作站。
外商遭遇侵犯商業秘密案,護企工作站萌芽
上海長寧區屬中心城區,轄區內有四萬余家企業,匯聚多家互聯網大廠,具備數字經濟的集聚優勢,也是國內外多家知名企業的總部所在地。
據上海市公安局長寧分局經偵支隊支隊長莊明華介紹,2021年末,公安部門在走訪轄區企業時,博世(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反映了一起案件線索,公司花費數年時間,投入大量資金研發的一款汽車配件,在市場上出現了批量外形、功能高度重合的競品。經警方偵查發現,這是一起侵犯商業秘密類案件,競品的源頭來自于公司內部離職的高管人員。在上海警方的努力下,案件偵破后,相關人員被追究法律責任,博世的相關業務回到正軌。
上海市公安局長寧分局經偵支隊支隊長莊明華。
此前,公安部門在平日走訪時發現,一些民營企業,遇到職務侵占、商業賄賂、侵犯商業秘密等案件,因為不了解法律法規或者礙于維權成本,多選擇息事寧人,如何更好的幫助企業挽回損失,堵塞內部管理風險漏洞,讓企業更健康快速的發展,成為擺在民警們面前的難題。
博世案后,上海公安經偵部門要創設護企工作站的想法更加強烈。在市工商聯的支持下,2024年4月起,17家“藍鯨”護企工作站陸續鋪開,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保護營商環境工作專班民警許天賜介紹,護企工作站的名字也頗有寓意,藍,代表警察藍,鯨取自經偵“經”的諧音,而之所以取名“藍鯨”,是因為“各類經濟活動就像一片汪洋大海,鯨魚龐大、友善,是守護海洋的吉祥物。”
上海各地區的藍鯨護企工作站,不斷推出創新舉措,助力企業健康發展。
全市17家護企工作站落地,累計挽回損失6.9億元
自“藍鯨“護企工作站成立,上海警方主動靠前打擊犯罪之外,堅持“破案+治理”并重,不僅從機制完善、日常監督等維度指導企業堵塞風險漏洞,深入企業了解需求制定“問診清單”,還牽頭多警種、多部門聯合入駐工作站,分類處置矛盾糾紛、執法辦案、政務服務等,滿足企業各類需求。
據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的最新數據顯示,全市公安經偵部門依托17家“藍鯨”護企工作站,已累計破獲涉企經濟犯罪案件2400余起,幫助100余家企業挽回經濟損失6.9億元。
南都記者注意到,上海各地區的藍鯨護企工作站,也結合自身區位優勢和特色,不斷推出創新舉措,助力企業健康發展。
2024年7月,松江區掛牌成立“藍鯨”護企工作站,松江區是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的策源地,以獨特的區位優勢成為上海對接長三角的橋頭堡,串聯起三省一市九城,轄區內注冊企業達21.8萬家,同時擁有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國家級綜合保稅區。松江公安分局經偵支隊副支隊長陳穎介紹,一些長三角的企業總部多設立在上海松江,在辦案過程中跨區域協作成為關鍵一環。
為此,松江公安分局經偵支隊依托工作站,攜手長三角九城經偵部門,通過視頻連線、聯席會商、線索流轉等形式,合力推動案件偵辦,同時設立異地線索受理綠色通道,暢通九城警企溝通渠道,推動企業執法問題快速受理即時響應,規范異地來滬涉企執法協作事項等,幫助企業挽回損失,完善內控制度,依法保護企業權益。
采寫:南都記者蔣小天 發自上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