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籃亞洲杯剛剛拉開帷幕,中國女籃首戰印尼,110比59的大勝,分差直接拉滿,微博熱搜都快刷屏,按理說,這種開局理應一片祥和,大家點贊回懟,熱鬧非凡,但偏偏,這樣一場沒有太多懸念的比賽卻被一個數據攪了局——張茹,0籃板,外加一次空籃沒進,這事兒一出,不只是球迷炸鍋,連懂行的都得多看兩眼,這么個大個子,怎么就能一板沒搶著
說實話,這場比賽中國女籃整體表現沒啥可挑剔的,比分碾壓,得分點開花,外線三分命中率漂亮,羅欣棫和楊力維聯手砍下26分,團隊配合流暢,替補出場也頂得住,唯一讓人皺眉的就是罰球,十罰只進七,這對手還真在這項基礎活計上占了點便宜,不過,眼下所有的熱議焦點幾乎都集中到張茹身上,一米八六的身高,打了二十多分鐘,9分4助攻4搶斷,全場卻沒撈到一個籃板,說出來都有點尷尬,尤其是第三節那次快攻,隊友把球傳到籃下,空無一人,張茹輕輕一放,竟然沒進,場邊的鏡頭掃過去,教練和隊友的表情都藏不住那一瞬間的“你說巧不巧
如果說碰上澳大利亞那場熱身賽,張茹只有2分1板,還能用“對手太強壯“沒適應節奏自我安慰,那這回對上印尼,平均身高矮了半頭,籃板還交出白卷,空籃還沒進,這理由就站不住腳了,老球迷都知道,張茹打球一直有個坎兒——籃下終結不穩,搶籃板缺狠勁,之前還老因防守犯規被針對,這場犯規數倒是控制住了,結果最該拿下的籃板和空籃卻成了短板
問題來了,張茹這狀態,真能扛住澳大利亞的內線沖擊嗎,澳大利亞首戰硬剛菲律賓贏了七十多分,籃板全隊搶了45個,內線二次進攻得分直接爆表,人家一貫以身體硬、拼搶狠著稱,世界舞臺都不怵,真要遇上,中國女籃內線這環節要是掉鏈子,場面可能就不好看了,尤其是關鍵球權的轉換,籃板就是比賽的第二生命,誰多搶一個,誰多喘一口氣,碰上澳洲那種級別的隊伍,每個丟掉的籃板都可能是對手的致命一擊
有球迷猜測,是不是教練特意讓張茹多拉到外線,少往籃下擠,畢竟領先多了,試試新配合也正常,這理由聽著有點道理,但說到底,卡位、拼搶還是個人執行力的問題,搶籃板一半靠站位一半靠那股狠勁兒,不能指望球自己往懷里蹦,尤其在強隊面前,沒那個“拼命三郎勁頭,靠戰術站位根本不夠看,球場上從來都是細節定成敗,第二節的那個鏡頭就很典型,隊友投籃偏出,球彈到張茹身邊,她手慢了半拍,被印尼小個子搶走,這不是戰術安排,是專注度和執行力的問題
再說回中國女籃內線,除了張茹,其他三位大個子這場表現都在線,得分上雙,籃板各自攬了好幾個,整體內線輪換深度還算夠用,但面對澳大利亞那種“全隊撲搶、二次進攻的打法,張茹要是還這樣掉隊,教練組恐怕得頭疼了,別忘了,對面來觀摩的“澳洲探子也不是吃素的,你這場上的軟肋,回頭很可能就成了人家戰術板上的重點,亞洲杯第一場贏了印尼只是起點,真刀真槍的硬仗還在后頭
其實,張茹的問題早就不是今天才有,歷史上中國女籃也不乏技術好、終結差的“大高個,但放在現在,女籃整體打法已經夠現代,外線拉開、內線輪換,靠的是團隊協作和個人執行力的平衡,張茹要想穩住自己在隊內的位置,必須在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活兒上咬牙頂上去,搶籃板、卡位、爭二次進攻,這些都是最基本的活兒,技術難度不高,拼的就是心氣兒和專注度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的中國女籃已經擺脫了“靠高度吃飯的老路子,整體速度、外線投射、攻防轉換都有提升,上一場三分球命中率已經能和歐美強隊掰掰手腕,但這些進步不能掩蓋內線隱憂,尤其是在亞洲杯這種級別的比賽,每一個短板都可能被無限放大,到了淘汰賽、決賽,臨場一個小失誤就可能改寫整場走勢,畢竟,記分牌不會說謊,數據也不會替你遮羞
所以說,贏了印尼,大家高興歸高興,問題還是得攤開說,內線輪換的深度、張茹的個人狀態、團隊的臨場應變,這些全都得在接下來的比賽里一一檢驗,機會和時間都在自己手上,補短板、調狀態,不能等到被澳洲猛捶才后悔,畢竟,球迷的眼睛是雪亮的,場上的每一個鏡頭、每一次失誤都藏不住
最后總結一句,贏下印尼只是“開胃菜,真正的硬菜還在后頭,張茹能不能頂住輿論和對手的雙重壓力,在和澳大利亞的較量中打出應有的表現,這才是中國女籃能否走得更遠的關鍵,機會就這么幾場,能不能抓住,全看接下來幾天的行動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