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7月15日報道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7月14日刊登題為《在中國學生權衡專業(yè)選擇之際,技術占據舞臺中央》的報道,編譯如下:
在上個月競爭激烈的高考之后,18歲的何俊杰(音)與上千萬中國學生一樣,正焦急等待哪一所大學的哪一個專業(yè)會錄取他。
在評估自己的分數并研究自己有資格報考的大學和專業(yè)之后,何俊杰在填報志愿時重點關注了工科專業(yè)。
這名來自浙江省的年輕人說,信息與通信技術以及車輛工程專業(yè)是他的首選,因為它們“代表了未來產業(yè)發(fā)展的方向”。
何俊杰說:“我的許多同學也選擇了與新技術和工程相關的專業(yè),因為我們認為杭州對這類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他提到的這座省會城市是人工智能初創(chuàng)企業(yè)深度求索和人形機器人公司宇樹科技的所在地。
20多年前,當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并且房地產市場開始繁榮時,國際貿易和城市規(guī)劃都屬于最受學生歡迎的專業(yè)。如今,以技術為核心的新浪潮正在重塑高等教育。
隨著中美技術競爭加劇,與潛在技術進步相關的工科專業(yè)占據絕對優(yōu)勢,而中國正通過國家主導的體系將學生引入這些領域。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的研究員儲朝暉表示:“‘新工科’近年來非常受歡迎,因為無論是就業(yè)崗位數量還是政府投資規(guī)模,‘新工科’都意味著良好的就業(yè)前景。”
“新工科”在2017年由教育部提出并在近年來逐漸流行,涵蓋一系列跨學科和新興專業(yè),旨在與技術進步和行業(yè)需求保持一致。這些領域包括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智能制造、機器人和生物工程等。
過去幾年,隨著大學加速調整教學重點,中國學生紛紛涌入這些專業(yè)。
以文科見長的頂尖學府復旦大學今年早些時候宣布,將把文科招生比例從30%以上降至20%,為工科生騰出更多名額。
根據復旦大學5月發(fā)布的公告,該校今年將提供1000多個工科專業(yè)本科招生名額,占其總招生計劃的近30%,同比增長超過20%。
大學專業(yè)的調整是對國家戰(zhàn)略重點的回應,因為北京強調由技術驅動經濟增長,同時大力發(fā)展高端制造業(yè)。
根據華中科技大學發(fā)布的一項研究,過去十年,中國教育部共新增備案約2萬個本科專業(yè)點,涉及655個專業(yè),其中工科新增最多。
德國Statista數據平臺顯示,工科在中國占主導地位,工科學生在2022年占中國本科生的36%,而美國的這一比例僅為5%。
根據美國全國教育統(tǒng)計中心的數據,商科是美國第一大專業(yè),商科學生在2021至2022學年占本科生的19%,其次是醫(yī)療衛(wèi)生專業(yè)和社會科學專業(yè)。(編譯/卿松竹)
6月28日,國內首臺全天時智能激光除草機器人在華工科技產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發(fā)布。圖為參觀者在活動現場了解該機器人。(新華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