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不少市民感覺氣溫怎么比預報的更熱呢?就有網友懷疑氣象部門的高溫預報會不會刻意壓低了數值呢?
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特聘專家朱定真也對此進行了回應。
朱定真表示:氣象人不會有意的報高或者報低。發布預報對我們預報員也是要打分的,你說38℃,結果到了40℃那你也錯了,我們一定要報的越來越準,但是問題為什么跟老百姓的感覺不一樣?觀測環境和你在室外的環境是不一樣的,在標準化的觀測場里面標準化的百葉箱里面的溫度計,測量出來溫度才是我們預報的標準,世界氣象組織的標準測到多少就是多少,那么這個環境下的溫度和你站在馬路邊的溫度明顯會有差異,全球都要用這個環境下的溫度來做比較,體感溫度跟氣溫又不同,它還涉及到氣壓的高低,風力的大小,濕度的大小,以后,可能我們的預報項目里面會越來越向需求目錄上增加,比如就是體感溫度不再是簡單的告訴你38、39℃。
我們感受到的溫度,也就是體感溫度,除了與氣溫密切相關之外,還與風速、濕度、云量、降水、太陽輻射有關。
夏季在沒有風的情況下,氣溫和濕度較高的地方,體感溫度一般會比氣溫高出1~3℃,在高溫高濕的地方甚至會高出更多,達到6~7℃。
比如,在夏季的夜晚,南方地區的平均相對濕度一般能超過60%,在這個濕度之下,氣溫28℃對應的體感溫度就會接近30℃。
編輯: 張博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