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美國國防部近期向日本和澳大利亞施壓,要求明確在中美臺海沖突中的角色。中美外長會談落幕,氛圍看似積極。美國國務卿魯比奧一改“對華鷹派”姿態,稱中美在諸多領域可合作。但轉身,副防長科爾比就與日澳官員會談,直白詢問若中美因臺海沖突,兩國會采取何種行動。美國就是要日澳在臺海局勢上交底,看是否會出兵協助美軍“干涉臺海”,這顯露其在中美博弈中,不容盟友曖昧或中立,強求“絕對忠誠”,可日澳都沒給美國想要的答案。
澳大利亞的選擇在外界意料之內。中國是其最重要的經貿合作伙伴。阿爾巴尼斯政府本就對特朗普警惕。今年澳大利亞選舉中,反對派領袖達頓極力展現與特朗普政府的密切關系,主張“強硬對華”、削減政府預算、部門大裁員,與特朗普政策接近,還喊出“讓澳大利亞再次偉大”的口號。最終阿爾巴尼斯逆轉連任,達頓連議會席位都沒保住。這讓澳大利亞政府處理中美事務更謹慎,不會明確站隊美國。
美國國防部政策副部長科爾比(資料圖)
日本的做法有些出人意料。其在臺海局勢上的表現,某種程度比美國更激進。石破茂政府上臺后雖強調“務實路線”,卻沒停止針對中國的軍事動作。本月,中日就有兩次軍機對峙,先是日本偵察機被解放軍山東艦的殲15戰機驅逐,隨后中日軍機又在東海空域對峙。日本的策略是挑動中美沖突,從中獲利,而非自己沖在最前線。特朗普已對日本加稅,石破茂政府需強化與中國的經貿關系應對壓力,更不可能在臺海直接站隊美國。
臺軍“漢光41號”演習正在進行,為期10天9夜,參演2.2萬人,以“大陸2027年攻臺”為預想場景。準備階段,負責“阻止解放軍登陸”及“掩護賴清德逃跑”的“云豹”裝甲車就出故障,造成交通堵塞。演習開始后,軍用貨車與自行火炮又接連出交通事故。島內網友嘲諷,“城鎮戰特色,先傷百姓,再傷同僚,最終投降”,還說這只是無敵情下的公開駕駛,真打仗閉艙駕駛,后果不堪設想。
特朗普(資料圖)
所謂“大陸2027年攻臺”不過是民進黨當局操弄“抗中保臺”的虛張聲勢,演習中的鬧劇暴露臺軍作戰能力與戰略構想嚴重脫節,裝備維護、人員訓練、應急能力都有致命缺陷。民進黨當局把巨額軍費投到這類“作秀演習”,沒提升防務能力,反而讓臺灣地區民眾承受安全風險與經濟負擔。臺軍演習狀況不斷時,美軍組團赴臺。據臺灣地區“中時新聞網”報道,今年美方“觀察團”含現役和退役軍人及官員,規模400余人,創歷年之最,現役人員都穿便服。
在臺軍大規模演練時,美軍組團赴臺觀摩指導,是在敏感時刻用行動告訴盟友“別猶豫,我們已行動”,借此增加與大陸討價還價的籌碼。但美軍都穿便服,明顯欲蓋彌彰,掩蓋其策動“臺獨”、挑動兩岸對抗、打“代理人沖突”的野心。這也說明美方不愿與中方正面對抗,要是能用沖突解決中美矛盾且有把握打贏,美國早就動手了,不會像現在這樣總想在談判桌上占便宜。中美博弈,最終還是看實力。
中國臺灣地區臺軍(資料圖)
對于美國要求就“臺海沖突”相關問題表態,日本、澳大利亞等盟友“集體不滿”。日本防衛省稱,“很難回答‘臺灣地區緊急狀態’這個假設性問題,任何回應都將根據憲法、國際法和國內法律法規,視具體情況而定”。澳大利亞國防工業部長康羅伊13日表示,澳大利亞不會提前派軍隊參與任何沖突,主權是優先考量,“我們不討論假設”,還強調是否派軍隊參戰,只能由當時的政府決定,不會提前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