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三(7月16日)11:30
主播將帶大家實地探訪
朱涇鎮鐘樓居民區
“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的相關做法
先一起來看看“劇透”吧
近年來,鐘樓居民區以“志愿+”模式為核心,深耕基層治理創新,構建“黨建引領、全民共治、資源共享”的志愿服務新生態。年均開展活動500余次,惠及居民1.18萬人次,形成了“全齡參與、精準服務、長效治理”的社區治理樣本。
三級聯動織密“紅色”網格
激活基層治理“神經末梢”
以“鐘樓in家園”黨群服務中心為樞紐,構建“1+3+200”三級服務體系(1個中心、3個服務點、200個樓道微站點),聯動理論宣講、醫療健康等10支專業隊伍,覆蓋全齡群體需求。
創新打造“三堂一體驗”品牌:青少年“七彩課堂”年均開設國學、科技等課程50場,服務1200人次;在職居民“630修身課堂”推出興趣工坊、生活美學等夜間課程,吸引320人參與;老年人“四季初心課堂”年均開展健康管理、反詐宣傳30場;傳統文化體驗通過非遺手作、節氣民俗活動,惠及1100人次。
區域共建深化協同賦能
打造精準服務“共享樣板”
每年通過多渠道調研形成“志愿服務清單”,精準對接居民需求,實現“按需點單、私人訂制”。依托區域化黨建平臺,組織16家共建單位開展“一單位一項目”公益行動,形成“需求-資源-服務”閉環機制。
法律賦能:“小宋律師送法小棧”開展普法講座12場,化解物業糾紛10余起,社區糾紛率下降40%;醫療惠民:聯合社區衛生中心開展義診服務,惠及1200人次;教育共育:共建“益童課程”覆蓋青少年420名,解決雙職工家庭托管難題。創新“共享空間”模式,打造書房、影院等志愿服務共享場景。其中,鐘樓“6677”志愿服務隊首創“周末書房管家”模式,開展科普講座、親子閱讀等活動30場,獲評上海市“公益之申”年度十佳公益故事。
全民動員厚植文明土壤
構建人人參與“幸福共同體”
社區以“榜樣引領+全民行動”雙輪驅動激發治理活力,構建“云端輻射+鄰里聚力”三維宣傳網絡。線上開設“向榜樣學習”專欄,深度挖掘孝老愛親、創新創業等典型事跡6例,形成“身邊榜樣庫”;線下打造“榜樣能量站”,組織“尋訪紅色足跡”活動30場,邀請10名老黨員、勞模組建“初心講師團”,實現線上線下雙向觸達,累計輻射群眾960人次。構建“童聲議事廳-青年智囊團-銀齡督導隊”三級議事架構,少先隊員提出社區改造建議12條,青年居民制定志愿服務標準化流程,老年志愿隊開展“文化掃樓·文明建樓”行動,解決環境衛生、設施維護等問題30余項。
鐘樓居民區歷經多年探索創新,在糾紛調解、健康養老等大民生領域形成精細化服務體系,通過“三級陣地+全齡參與”模式,實現志愿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為新時代基層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提供了可復制、可持續的“鐘樓方案”。
記者:李珂
編輯/責編:干鈺瓊
審核:林堃、陳建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