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安全需求日益增長,單模式加密技術已無法滿足高安全性需求。盡管多通道信息加密能提升信息容量與安全性,但其發展受限于復雜的分子設計、材料制備及編碼過程。當前,兼具結構色與熒光的智能凝膠在信息加密領域潛力巨大,但如何實現多光學模式的協同調控仍面臨挑戰。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陳濤、樂曉霞團隊開發了一種新型光二聚化凝膠(SiO?/p(PEGPEA-co-9-ANA)),通過時空調控蒽單元二聚化,實現多通道信息解密。該凝膠以聚乙二醇苯基醚丙烯酸酯(PEGPEA)為基質,嵌入了二氧化硅膠體顆粒和熒光單體9-丙烯酸蒽酯(9-ANA)。利用紫外光(365 nm)照射時間(t??)調控蒽單元二聚化程度,可同步改變熒光強度與交聯密度,使同一凝膠在紫外光、拉伸和溶劑刺激下輸出不同信息,顯著提升加密安全性(圖1)。
示意圖1. a) 在紫外光(295 nm)下合成光二聚化聚合物凝膠的示意圖。 b) 通過365 nm紫外光實現光二聚化凝膠網絡的時空調控示意圖。 c) 紫外光(365 nm)照射時間可調控蒽單元的二聚化程度。 d) 基于時空編碼凝膠的高級多通道加密概念驗證:紫外響應(通道I)、張力響應(通道II)、溶劑響應(通道III)整合密碼。
1. 雙模式光學調控機制
研究團隊通過自組裝二氧化硅膠體(粒徑≈197 nm)和原位光聚合(295 nm)制備了均質紅色結構色凝膠(圖1a)。表征顯示,凝膠微觀呈六方密堆結構(晶格間距≈211 nm),且光照前后結構穩定(圖1b)。關鍵突破在于:365 nm紫外光可激活蒽單元二聚化,顯著降低熒光強度(400–500 nm發射峰衰減),同時提升交聯密度,但結構色波長(≈644 nm)保持不變(圖1c-f)。這為雙模式獨立調控奠定基礎。
圖1. SiO?/p(PEGPEA-co-9-ANA)聚合物凝膠的表征: a,b) 紫外編程處理前后凝膠的數碼照片和截面SEM圖像。 c) 不同照射時間處理凝膠的歸一化反射光譜(插圖:對應數碼照片,比例尺:5 mm)。 d) 不同照射時間處理凝膠的CIE色度圖。 e) 紫外照射(365 nm, 120 min)前后凝膠的熒光映射光譜。 f) 不同照射時間(0–180 min)處理凝膠的數碼照片及熒光光譜(λ??=365 nm)(比例尺:10 mm)。
2. 力學響應實現信息分離
通過調控t??可差異化提升凝膠模量:t??=90 min時,楊氏模量達初始值3倍(0.06 MPa)(圖2b-c)。團隊構建了異質模量圖案(左半區未光照,右半區不同t??處理)。拉伸時,低模量區形變大導致結構色藍移顯著(紅→藍),而高模量區顏色變化微弱(圖2d-e)。小角X射線散射(SAXS)證實:相同應變下,長t??區域晶格間距變化更小(圖2g)。基于此,團隊設計了"UCAS"圖案——拉伸至26.5%、44.2%和60.1%時,依次顯示"UCAS"、"CAS"和"AS"(圖2f),實現單軸拉伸下的多級信息輸出。
圖2.SiO?/p(PEGPEA-co-9-ANA)凝膠的力學響應性: a) 均質凝膠在不同應變(ε?=0–50%)下的反射光譜。 b) 楊氏模量及 c) 儲能模量(G')隨照射時間(0–180 min)的變化(剪切應變:1%)。 d) 部分光編程凝膠拉伸過程中的結構色變化及 e) 對應應力分布模擬(比例尺:5 mm)。 f) 內部粒子間距變化及 g) 短/長照射時間凝膠拉伸過程中的空間分辨SAXS曲線。
3. 溶劑響應解鎖隱藏信息
凝膠在二甲基亞砜(DMSO)中溶脹后結構色藍移(紅→淺藍),反射峰移至≈775 nm。干燥過程中,短t??區域因交聯度低,二氧化硅顆粒無法有序復位而喪失結構色;長t??區域則保持有序結構(圖3a-b)。傅里葉紅外圖譜顯示,干燥時DMSO的S=O峰(1040 cm?1)減弱,聚合物C-O-C峰(1090 cm?1)增強,印證溶劑置換過程(圖3c)。利用該特性,團隊通過光掩膜編碼"雙海鷗"圖案:溶脹后,t??=90 min區域呈綠色,t??=150 min區域呈紅色(圖3d-f)。
圖3.SiO?/p(PEGPEA-co-9-ANA)凝膠的溶劑響應性: a) 不同照射時間處理凝膠的數碼照片、截面SEM圖像及 b) 對應2D SAXS圖案(比例尺:2.0 μm)。 c) 凝膠的2D傅里葉紅外光譜映射圖。 d) 長/短照射時間凝膠在干燥過程中的作用機制示意圖。 e) 光掩膜編碼示意圖。 f) 加密與解密過程凝膠照片(左海鷗 t??=90 min,右海鷗 t??=150 min)(比例尺:5.0 mm)。
4. 多通道加密應用驗證
團隊展示了三重防偽應用:(1)設計含"真/假NIMTE"條形碼標簽,僅當紫外、拉伸與溶劑三通道信息一致時為真(圖4a-c);(2)構建分通道信息加密系統:紫外下熒光顯示"there"、25%拉伸下結構色顯示"her"、溶劑響應顯示"here"(圖4d)。最終通過莫爾斯電碼轉換(?→1, —→3),整合碎片信息獲得密碼"141011"。
圖4. 多通道信息解密應用: a) 通過調控 t?? 構建的不同標簽(標簽I-III)。 b) 真偽標簽鑒別流程圖。 c) 不同刺激下標簽顯示對應信息,通過比對驗證真偽(比例尺:1.0 cm)。 d) 基于光二聚化凝膠的復雜多通道加密設計(比例尺:5.0 mm)。
總結與展望
該研究首創了時空調控光二聚化凝膠網絡,通過蒽單元二聚化協同調控熒光與結構色,實現了紫外光、力學拉伸和溶劑刺激下的正交響應解密。這一策略突破了多模式信息加密的材料設計瓶頸,為下一代高安全性防偽技術和光學存儲器件提供了新范式。未來,此類智能凝膠有望在金融安全、軍事通信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來源:高分子科學前沿
聲明: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不科學之處,請在下方留言指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