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豪車配置變“標配”
皖南山城寧國,安徽中鼎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廠房內,智能生產線正有序運轉。這家成立于20世紀80年代的鄉鎮企業,如今已成長為年營收達320億元的跨國汽車零部件巨頭。日前,記者跟隨2025年“活力中國調研行”采訪團走進寧國,探尋中鼎從“手工作坊”到“行業領航者”的成長軌跡。
望錦是中鼎集團投資建立的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之一,圖為望錦智能
四十余年鑄就“隱形冠軍”
1980年,寧國密封件廠(中鼎集團前身)建立,憑借對橡膠密封技術的深耕,企業逐步構建起覆蓋智能懸架、底盤系統、密封件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布局。如今,中鼎旗下擁有130余家企業,員工2.8萬人,產品廣泛應用于全球知名汽車品牌,成為汽車零部件制造領域的“隱形冠軍”。
“寧國雖沒有最好的區位條件,卻以最優營商環境滋養企業成長。”中鼎股份行政總監汪寬宏指著窗外的青山感慨道。2024年,集團全球營收達320億元,境內納稅近11億元,其中海外企業貢獻營收120億元。在寧國,由中鼎牽頭打造的中德智造產業園一期6個項目已全面投產,預計年末將實現產值70億元,為當地經濟注入強勁動能。
“并購+整合”的雙輪驅動
“走出去”是中鼎始終堅持的戰略路徑。自2003年起,企業累計投資超49億元,成功并購德國KACO、法國TFH、日本普利司通旗下企業等14家海外細分領域領先企業,構建起覆蓋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研發、生產、銷售網絡,并在美國、德國設立研發中心。
“我們推動海外并購企業在國內投資建廠,實現海外企業在國內的技術與市場雙落地。”汪寬宏介紹,通過“全球并購、中國整合”模式,已在安徽反向投資成立了嘉科安徽、威固安徽等6家企業、9個項目,2024年反向投資企業實現營收近32億元,創造3000余個就業崗位。
讓豪華配置“飛入尋常百姓車”
在中鼎減震公司展廳,空氣懸架系統吸引了采訪團的目光。作為車身與車輪間的力學連接結構,空氣懸架可通過調節空氣壓力實現舒適性與操控性的平衡,過去僅見于高端車型。2016年,中鼎收購德國AMK公司后,依托國內高效供應鏈和自動化生產,將空氣懸架售價降低60%~80%,推動該技術成為越來越多國產車型“標配”。
中鼎減震副總經理荊炳志透露,企業正通過提升自動化水平、開放供應鏈、搶占高端市場三管齊下,應對行業競爭。寧國市工信局數據顯示,寧國市汽車零部件產業已形成集群效應,截至2025年5月,全市規上企業達128家,產值超130億元,已成為全省三大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之一。
“山城”精心厚植營商沃土
中鼎的崛起,離不開寧國市打造的產業沃土。地處長三角腹地,以“三減三極”改革:103項涉企行政審批事項環節減少37%、材料減少16%,辦理時限壓縮至2.1天,讓“行政審批高質效、企業辦事不找人”,并建立“全員抓信息、產業分局抓談判、載體單位抓落地”的招商機制。
為強化產業鏈競爭力,寧國市推動智改數轉,加強與科研院所合作,成立合工大(寧國)汽車產業研究院和安徽工程大學(寧國)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同時,通過基金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延伸產業鏈。
從手工作坊到跨國企業,從單一密封件到智能汽車零部件,中鼎集團的成長史,亦是寧國市工業強市戰略的生動注腳。正如寧國市相關負責人所言:“40年來,我們始終頂格推進工業強市‘首位戰略’,未來將以更強的定力、更實的舉措,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
(記者 徐越薔 文/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