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導報財經組
今年4月17日,國內知名新茶飲品牌霸王茶姬(美股代碼:CHA)在美國上市,上市首日股價上漲15.86%,報收于32.44美元/股,當天市值近60億美元;盤中最高曾沖至41.80美元/股,市值最高近77億美元。
但與蜜雪冰城3月底上市后股價持續(xù)走高不同的是,過去的3個月中,霸王茶姬股價不斷震蕩下跌,7月11日,收盤價為27.55美元/股,市值約為50.7億美元,與3個月前上市首日的收盤市值相比減少近10億美元,比最高市值減少26億美元。
霸王茶姬是2017年創(chuàng)立于云南昆明的茶飲品牌,創(chuàng)始人為張俊杰,2025年3月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公開遞交IPO招股書,次月即成功上市,股票代碼為CHA,即“茶”的拼音。
據披露,2024年霸王茶姬GMV(商品交易額)為295億元,營收為124.05億元,凈利潤為25.15億元。
霸王茶姬被外界稱為“東方星巴克”,其發(fā)行價為28美元/股,上市第一天最高曾到過41.80美元/股,但此后股價一路走低,在上市不足1個月的5月13日就收盤跌破發(fā)行價,報收于27.36美元/股,6月26日股價最低曾到過25.26美元/股。
5月30日,霸王茶姬披露上市后的第一份財務報表,2025年一季度實現總凈收入33.9億元,同比增長35.4%;實現凈利潤6.77億元,同比增長13.8%。另外,霸王茶姬全球門店數達到6681家,季度總GMV達82.3億元。
雖然整體業(yè)績數據光鮮亮麗,但也有分析指出,作為霸王茶姬重要經營指標的同店銷售額(SSSG)一季度出現顯著下滑,這對以加盟為主的茶飲品牌來說是一項不太好的變化。
所謂同店銷售額,指的是以銷售店開了至少一年為前提,同一間銷售店在相同時期下的銷售額,通常以月份或季度為時間段比較每年的銷售額,是衡量零售商投資回報率的重要指標。
有報道顯示,今年一季度,霸王茶姬同店銷售額下降18.9%,大中華區(qū)單店月均GMV從2024第一季度的54.9萬元降至43.2萬元,累計跌幅達21%。這已經是霸王茶姬同店GMV增長率連續(xù)兩個季度為負值。其中,在競爭最激烈的華東市場同店GMV去年四季度降幅達到27.3%。
霸王茶姬財報顯示,一季度末的6681家門店中,6490家是加盟店,這也意味著在固定成本不變的前提下,同店銷售額的下降,將直接導致加盟商賺到的錢變少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抖音、小紅書等平臺上,近期網友發(fā)布的有關霸王茶姬閉店的圖片、視頻等消息也有所增多。
近日,有網友曝料霸王茶姬浙江嘉興平湖新倉中蔣廣場店歇業(yè)閉店,據稱該店去年9月才開業(yè),經營不足10個月;上海成山路浦樂匯店、上海世博綠谷店、北京易事達廣場店等在某外賣平臺也顯示“歇業(yè)關閉”狀態(tài)。窄門餐眼數據顯示,霸王茶姬暫停中的門店為66家。
此外,正在泰國積極布局的霸王茶姬被曝讓出泰國公司控股權,由今年6月剛剛成立的泰國總統(tǒng)飲料有限公司以1.42億泰銖(約合人民幣3119萬元)入股霸王茶姬泰國公司,獲得51%股權成為大股東。
有分析認為,霸王茶姬此次更多的是借用泰方在當地的資金資源、人脈、供應鏈優(yōu)勢,對于泰國市場的跑馬圈地有好處。從長期來說并不一定是一件好事,作為茶飲企業(yè),供應鏈最好是要靠自己打造,這才是未來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核心競爭力。未來霸王茶姬在戰(zhàn)略決策制定方面如果與泰方發(fā)生分歧,可能會面臨一些不可控的因素。
版權 | 山東財經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