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不行了”?全網都在說它營收利潤都雙位數暴跌!但它是真的不行了?還是已經不再靠賣車賺錢,偷偷換了賽道?
表面上看,特斯拉Q2營收降了12%,凈利潤直降23%。有人說,這是因為馬特(馬斯克與特朗普)分裂,加上特斯拉沒新車,國產新勢力和老牌車企又在前后夾擊,所以市場下滑是必然。
但少有人提及另一個細節:它賣車越賣越不賺錢,卻沒跌穿預期。
第二季,特斯拉賣車營收188 億美元,同比下降15%—— 這是核心業務在縮水;每賣一輛車的利潤,從去年的2.1萬美元降到現在1.7 萬美元,賣得越多,單車賺得越少。
但奇怪的是,市場原本預計它凈利潤會跌到11.36 億美元,結果它干了11.72 億—— 沒達標,但也沒崩,多了3600萬。就像考試,大家都猜它會從80分跌到60分,結果它考了65分:不算好,但比預期的穩。
“多出來的5 分”哪來的?不是靠賣車,是靠“賣車之外的事”-“非車業務”正在成為“新靠山”。
這就要說到,另外一個不起眼的數據了:“服務及其他業務”營收30.46億美元,同比漲17%。這塊業務說通俗點就是“不賣車也能賺的錢”—— 比如超級充電、軟件訂閱、零件維修。
舉個例子:它的超級充電樁全球已經有 6.5 萬個,光靠充電費,這季度就賺了至少 6 億美元。更關鍵的是軟件:北美用戶訂閱 FSD(自動駕駛)多達40%,十輛車就有4輛在交“軟件費”,這錢比賣車利潤穩多了 —— 車價能降,但軟件訂閱費說漲就漲。
還有個佐證,馬斯克把造車成本壓到了“地板價”。上海特斯拉用一體化壓鑄技術,把Model 3的車身零件從70個減到2個,單車制造成本比去年降了12%。就像賣手機,雖然手機本身賺少了,但成本壓得更低,加上會員費、配件費,整體利潤就沒崩。
再說“換賽道” 的本質:從 “賣硬件” 到 “賣服務”,和手機行業一模一樣。特斯拉現在的路,像極了早年的蘋果:手機硬件利潤越來越薄,但App Store、iCloud這些服務收入年年漲。
特斯拉也在學 ——賣車只是“獲客”,真正想賺的是“用戶用十年車的錢”:充電要花錢吧,軟件要續費的吧,維修要找它做吧,甚至,等以后FSD成熟了,馬斯克可能會按公里收費。
所以大家罵它“賣車不行”,其實沒說到點子上:它可能早就不打算靠“賣一輛車賺多少錢”活了,而是想靠“綁定用戶十年消費”賺錢。從這個角度看,特斯拉不是不行了,而是服務的“基本盤”正在起來。
現在的問題是:特斯拉轉型“從賣車到賣服務”,能不能成?我們買手機,會為了系統好用一直付會員費,但買電車,你愿意為軟件年年花錢嗎?評論區聊聊你的看法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