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議員公然竄臺,并在社交媒體上釋放錯誤言論。對于以色列的挑釁,中方發出明確警告。
最近以色列可以說是相當活躍,前段時間的伊以沖突,攪動中東局勢,吸引國際關注的目光。在多方調停下,如今中東緊張局勢得到緩和,以色列卻又按耐不住,開始“搞事”。
據環球網消息,前兩天,以色列的一名“未來黨”議員,不顧中國的多次警告,公然竄訪中國臺灣地區,與臺灣地區所謂的“副總統”“外長”等人員會面。而在返回以色列后,該名議員還在社交媒體上與相關人員“密切”互動、吹捧,并且還將臺灣地區稱之為“國家”。
這名以議員的行徑,嚴重地違反了“一中原則”,粗暴干涉中國內政,是對中國的公然挑釁。對于該議員的行為,中國駐以色列使館第一時間提出嚴正交涉,要求以色列立即糾正錯誤行為。
臺灣問題一直以來都是中國的內政,是中國自己的家務事。借用使館發言人的話來講,以色列對中國不了解,就應該多讀讀中國的歷史,“臺獨”勢力終究是跳梁小丑,與其合作,只能讓自己的路越走越窄。
這次以色列的行為,可以說是已經觸碰了中國的“逆鱗”。不論以色列抱著何種心態,但這一惡劣行徑已經嚴重的影響到了中以關系,以色列必須要立即糾正錯誤做法,并消除其所帶來的惡劣影響。
早在1992年,中以雙方建交之時,以色列就明確的承認了中國只有一個政府,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也是中以關系能夠健康發展的政治基礎。中以建交以來,雙方在經貿、科技、文化等領域都有著緊密的合作。
而以色列該議員的錯誤行徑,嚴重地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情感,給雙邊關系的發展蒙上了巨大的陰影。如果以色列政府對于此類行徑不加以制止和糾正,那么未來的中以關系將會迎來巨大挑戰。
話說回來,以色列該議員能夠有如此行徑,無外乎三個原因。一個是刷“存在感”,以色列國內黨爭激烈,未來黨作為反對黨,想借著此事件吸引公眾目光,提升其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
其二就是用這樣的方式,來與“臺獨”分子勾結。加強與臺當局的聯系,為自身以及相關利益集團撈取經濟利益。
最后很可能與美國有關,美國長期以來都用臺灣問題來“牽制”中國。以色列方面也清楚地知道這一點,伊以沖突雖然暫時告一段落,但后續還有不少問題需要解決。
以色列此次跳出來攪動臺海問題,可以說是給美國納上“投名狀”,借此換取美國在相關事務上對其的支持。
但臺灣問題,是中國的紅線和底線。以色列選擇用這種交惡中國的方式,來換取美國的支持,付出的代價未必比收益小。希望以色列能夠考慮清楚后果,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