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攝圖網)
7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最新經濟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中國境內住戶存款余額突破162.02萬億元,較年初激增10.77萬億元,增幅達7.42%;同期住戶貸款余額僅增加1.17萬億元至84萬億元,居民“凈存款”規模攀升至78.02萬億元的歷史峰值。若以15.4億人口估算,人均存款已達10.5萬元。
中國居民儲蓄的持續增長并非短期現象。央行數據顯示,2017-2022年間,中資全國性大型銀行各項存款規模從79.31萬億元躍升至119.24萬億元,五年復合增長率達8.5%,2022年同比增速更突破13.3%。個人存款占比持續攀升,從2017年的47.45%提升至2023年1月的54.12%,2024年末人民幣存款余額達302.25萬億元,同比增長6.3%。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2023年2月我國存款基準利率各項指標分別為:活期存款利率0.35%、3個月定期存款利率1.1%、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1.5%、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2.75%、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4.75%。
與存款規模持續擴張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存款利率正經歷新一輪下行周期。2023年2月,央行公布的基準利率體系顯示,活期存款利率為0.35%,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為2.75%,5年期利率達4.75%。但自2025年5月20日起,多家銀行開啟降息通道,活期利率由0.10%下調至0.05%,降幅達50%。當前,國有大行3年期定存利率普遍降至2.35%左右,部分中小銀行也跌破3%關口。
可看出,利率下降的同時,存款在激增。
從國際經驗看,隨著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門檻,居民資產配置往往呈現"儲蓄率下降、金融資產占比提升"的特征。中國目前正處于這一轉型關鍵期。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首席專家表示,2025年上半年住戶存款增加10.77萬億元,占全部存款增量的近60%,顯示居民更傾向于儲蓄而非投資或消費,以應對未來不確定性。他認為這是風險偏好下降、預防性儲蓄增強的表現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恒指出,戶存款占比上升、非金融企業存款占比下降,核心原因是居民消費和購房意愿減弱,導致儲蓄傾向增強;而企業營收回落,存款增長乏力。這一趨勢反映出居民部門更趨謹慎,預防性儲蓄上升。
注:本文僅作內容傳播,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銀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