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中午,WTT美國大滿貫比賽結束了。王楚欽這次男單決賽4:0贏張本智和,女單那邊,朱雨玲以4:2贏了陳熠。國乒總共拿下3塊金牌,男雙讓韓國隊給拿了。女單冠軍這個,朱雨玲代表著中國澳門出戰。這些都是事實,賽事已經走到這,結果已經明明白白。
我自己從昨天刷到新聞開始,就覺得國乒這次沒那么輕松。雖然拿了冠軍,但男雙丟了金牌,女單冠軍也是朱雨玲代表澳門,國乒這邊不是隊里最主力拿的。很多人可能還在為金牌高興,但我想這個時候懂球的人,還得往后多想一點。
我越來越覺得,王勵勤和教練組接下來的動作肯定不會少。老是靠著幾個主力撐著,這已經不保險。你看男隊,王楚欽是扛著隊的大旗,可林詩棟和“大胖”狀態一直飄,也說不好哪天會掉坑。放眼全球,巴西的雨果,歐洲的勒布倫兄弟,再加上日本的張本智和,都有沖擊力,不抓緊培養下一個能穩定拿分的人,早晚出亂子。
我覺得他們可能現在就得開始動手,不能再等。別成天盯著王楚欽、樊振東,世界乒壇變化太快,別人都瞄著國乒找機會。這回能看出來,年輕人們要頂上來才行。要是后備跟不上,哪一天把霸主位置丟了,沒人會替你惋惜。
女隊也是一樣。這次陳熠打到了決賽,雖然輸了,但整個氣質跟以前完全變了。我印象特別深,她這次的表現比以前成熟得多,完全看得出是下過大功夫的。女隊要再多幾個陳熠,才能保證以后有得挑。現在國際隊伍盯得更緊,哪怕隊里主力狀態出點問題,都挺被動。
女隊一直說要豐富主力層,讓競爭多點活力。我自己覺得,像陳熠這樣的新人要趕緊培養,讓大賽體驗多了,人才梯隊穩下來,什么都好說。國乒提2028戰略,道理很簡單,才能不能斷層,才有未來。
這次比賽還有個細節讓我很有感觸,就是主力的疲勞。這比賽派混雙新人上,明顯是想讓王楚欽、孫穎莎少打一陣。這些年主力比賽太密,兩個人無論輿論還是體力壓力都大。人家不是機器,比賽這么多,狀態有波動,太正常了。像王勵勤和教練組,接下來如果真的讓主力多休息休息,我完全能理解。他們也不傻,誰都知道大賽前要留足精力。
我自己的觀點挺鮮明的。國乒只有不斷持續培養新人,給主力合理減負,這隊伍才能一直穩。別只盯著當下成績,別人都在進步,誰都可能會冒尖。說得直接點,這次男雙被韓國拿走,不見得完全是壞事,也許讓隊里警覺起來,比啥都珍貴。
有人會覺得,朱雨玲這次女單冠軍,代表澳門對團隊榮譽是不是沒那么直接。我覺得,這說明整個中國乒乓系統實力太厚實,能從各個渠道冒出好苗子,這才是底氣。別只為一個歸屬在意,該開心還是得開心。
比賽結束了,誰都能看到咱們國乒還行。可真正懂球的,看得更遠。不能等出事才去救火。培養第二個王楚欽、第三個孫穎莎,不是嘴上一說那么簡單,是日積月累把小球員帶起來,是一步一個腳印打出來的。這事兒,我特別認同王勵勤教練組那種“永遠準備下一個人頂上去”的思路。
這個事說回來其實也平常,不光是體育圈。世界上的每一行都是這樣,只要你停下來了,別人就會追上。現在說國乒一家獨大,明天說不準誰就逆襲了。危機感不能丟,眼光要放長遠。
最后我想說,國乒之所以這么多年戰績穩,跟他們背后未雨綢繆分不開。金牌丟了一塊沒啥,只要教訓吸取了,更能激勵后備成長,下一次更有信心,才是真贏。
你們覺得國乒接下來誰最有可能扛大旗?哪一環節最需要提升?歡迎留言說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