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熱浪滾滾,戶外備受“烤”驗。7月14日,在延吉新村街道,一個由街道統籌、楊浦商貿集團旗下“陽普鄰里”等多方力量共同打造的“愛心小驛站”正式啟用,成為外賣騎手、環衛工人等戶外勞動者在烈日下的“清涼補給站”,傳遞著城市的溫情。
涓滴之力匯暖流:
一個驛站背后的“多方協奏曲”
“騎手們頂著大太陽送餐,想喝口涼水解渴都難。”活動的發起,源自志愿者李阿姨一句樸素而真切的關心。這句話,點燃了眾人心中的責任火苗,也催生了愛心驛站的誕生。
想法一經提出,便得到了多方的“一拍即合”。作為國企的楊浦商貿集團,旗下“陽普鄰里”主動承擔起了“東道主”的責任。陽普鄰里不僅發揮了自身場地優勢,更一力承擔了驛站的布置、飲品準備、水電供應乃至日常清潔,彰顯國企服務民生的擔當。
上海楊浦商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項目運營部經理何瑩介紹,“陽普鄰里小世界是街道的一個標志性社區商業體,客流量大,尤其是中午用餐高峰期,會有很多外賣小哥進出。我們將驛站設在門口,也是為了能最直接、最方便地服務他們。”她還表示,“今后只要是高溫天,我們就會把這個活動持續做下去。”
這份愛心迅速匯聚成一股合力。街道總工會拿出了精心準備的物資清單,冰鎮鹽汽水、防暑用品迅速到位;社會組織則承擔起志愿者專業培訓的職責,確保服務既有溫度,又有專業度……
驛站啟用的第一天,就吸引了不少奔波于此的戶外工作者。一名騎手在送餐途中停下,順手拿起一瓶冰鎮鹽汽水,“大中午能有這么個歇腳的地方,真是解了燃眉之急!”
另一位外賣小哥也深有同感,“高溫天送個一兩公里就碰到一個清涼驛站,避免太忙了顧不上降溫。”這短短幾句話,道出了這份“清涼”對于他們的重要性。
青春之風送清涼:
從固定站點到“流動的關懷”
如果說成年人的世界是責任與擔當,那么孩子們的加入,則為這份愛心注入了最清澈的活力。在區、街道婦聯的指導和聯動下,“最美家庭”和社區親子資源被巧妙地動員起來。“孩子放暑假了,正想找機會參加志愿服務呢!”一位家長的提議,在社區里激起了層層漣漪。
很快,一群青少年志愿者接過了“愛心接力棒”。他們稚嫩的雙手,為來往的叔叔阿姨們遞上一瓶瓶清涼飲品,再道一句“您辛苦了”。方寸之地,也成為了孩子們服務社會、體驗生活最生動的課堂。
一位正在歇腳的環衛工人看著忙碌的青少年志愿者,由衷地表示,“感覺到這些小朋友很有愛心,我們感覺到很溫暖。”
一名青少年志愿者認真地說,“我想出一份力,正好利用暑期做一些社會實踐。也是利用這個機會來體驗一下外賣小哥的不容易,為他們送一份清涼。”
如何讓這份清涼流動起來,更精準地“滴灌”到城市的每一個“毛細血管”?延吉新村街道并未止步于一個固定站點。街道總工會創新地提出了“驛起流動”的破解方案,鼓勵站點主動“走出去”,將服務延伸到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和戶外勞動者最集中的地方。
未來,街道將以愛心驛站為依托,探索“移動式”清涼服務,在轄區內建設更多的“愛心商鋪”、布設“愛心冰柜”。街道黨工委副書記、總工會主席奚燁表示,“高溫是對勞動者的‘烤驗’,更是對我們工會服務的考驗。服務重心必須下沉,突出一個‘送’字,做實一個‘實’字,要把‘最清涼’的服務送到離職工‘最近’的地方。”
文字丨沈瑩
圖片丨沈瑩
視頻丨楊鎦箐
編輯丨吳百欣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楊浦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