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鄭錦淮)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導廣大青年學子以“三下鄉”助力“百千萬工程”。7月3日-7月11日,廣州城市理工學院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創意小隊”實踐團前往汕頭市澄海區鳳翔街道開展以“青年課堂”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基層服務舉措,使學生更深入地了解服務社會,以實際行動回報社會,傳遞青春的正能量。
3日,實踐團抵達鳳翔街道辦后,帶隊老師李洋與鳳翔街道辦共青團書記蔡榕華完成對接,蔡書記隨后與成員們交流探討實踐內容,為團隊在社區開展后續活動提供指導與幫助。
青春服務基層,技能關愛并行
實踐團聚焦基層群眾需求,開展趣味課堂、防詐宣講、攝影課堂、養生課堂等四類暖心服務活動。在社區開設“趣味小課堂”,隊員們用超輕黏土教孩子們捏制鼠殼粿、紅桃粿等潮汕非遺美食,通過繪畫填色解析潮劇臉譜寓意,文化傳承的種子在孩子們心中悄然萌發。
(趣味課堂現場 唐杰 攝)
其次,為增強社區居民尤其是老年人的防詐騙意識,成員們分組深入社區,在北港社區的商戶以及嶺亭社區進行了走訪宣傳,通過真實案例現場為長者們拆解陷阱,助力減少潛在的詐騙事件發生,筑牢安全的“防護網”。
(隊員們走訪宣傳安全知識 汪俊陽 攝)
此外,實踐團還在鳳翔街道辦開設青年攝影課堂,實踐團隊長鄭錦淮、隊員唐杰為基層工作者講解攝影設備調試、構圖技巧等實用知識,提升基層工作者拍攝能力,獲街道辦團委書記表揚,鼓勵青年助力社區發展。
(攝影課堂隊員講解攝影技法 蔡智健 攝)
10日,在鳳翔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成員們帶來疾病預防講解與養生操教學活動,講解疾病預防知識、教學養生操并設問答互動,傳承尊老美德,北港社區團支部書記王鎮娜對活動實效給予肯定。
(健康知識講授現場 劉亦菲 攝)
承續特色文脈,恪守匠人精神
為探究民宿作為地域文化載體的運作,實踐團調研了特色民宿潮筑負責人,了解其將潮汕文化融入設計、服務及運營的理念。通過實地考察,實踐團認識到了民宿在文化展示、傳承與提升游客體驗上的創新價值。
(成員訪談民宿負責人 范譯 攝)
同時,實踐團還走訪了兩位非遺傳承人,為非遺傳承錄制宣傳片。在紅木螺鈿技藝第五代傳承人黃英英的工作室,成員們聆聽紅木螺鈿鑲嵌技藝傳承歷史,觀摩精湛工藝,感受承載著潮汕獨特審美的“指尖藝術”魅力;在蔡溪記牛肉館,傳承人蔡偉勉示范并指導成員體驗潮汕牛肉丸捶打制作,領悟“千錘百煉”精神,成員們在傳承人的指導下親身體驗了非遺技藝的魅力與辛勞。實踐團通過匠人探訪深刻認識到青年在非遺活化傳承中的時代擔當。
(深入調研訪談非遺傳承人 賴燊儀 攝)
追尋紅色印記 賡續革命薪火
為弘揚革命文化,傳承革命精神,實踐團開展 “探尋紅色印記,傳承革命精神” 主題活動。走進中央紅色交通線舊址(汕頭站)與澄海革命老區紅色文化展館,在舊址感悟“紅色生命線” 的信仰力量,在展館重溫馬克思主義傳播及當地革命史。成員表示將銘記歷史、傳承紅色基因,以青春之力書寫基層擔當。
(成員們參觀學習紅色文化 姬銘軒 攝)
九天的實踐如星火燎原,“青年課堂”在鳳翔街道寫下青春注腳。防詐騙守護、非遺傳承、夕陽關懷、鏡頭授藝、紅色淬煉,每一幀都是青春與大地的對話。既是服務踐行,更是成長蛻變——于民生中悟責任,于文脈中汲取力量,讓青春理想扎根基層,以熱忱續寫奉獻與傳承華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