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西北工業大學智能無人系統發展論壇暨人工智能學院成立大會在西北工業大學友誼校區舉行。在會上,西工大正式宣布成立人工智能學院,并發起成立智能無人系統創新聯盟。
學校黨委書記李言榮,校長宋保維,中國工程院院士徐德民,校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黃維;航天、航空、船舶、兵器、電子、航發等十大軍工集團院所、企業,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國防科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湖南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人工智能學院院長,學校全體在校校領導,相關單位負責人和師生代表300余人參加會議。中國工程院院士何友、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耀南出席并作主旨報告。陜西省教育工委書記、教育廳廳長王樹聲,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長趙超凡,華為中國地區部副總裁張春雷,浙江大學副校長陳剛出席會議。校黨委常務副書記呂衛東主持大會。
宋保維向長期關心支持學校事業發展的兄弟院校、合作單位表示感謝。他表示,西工大作為高等教育第一方陣、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重要組成部分,必須搶抓人工智能發展重大機遇,學校在人工智能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方面有著深厚的積淀,對人工智能學院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人工智能學院的成立是西工大發展歷史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件大事,關乎學校長遠發展,他對高標準建好人工智能學院提出三點要求:要打造特色品牌,立足學校“國防、三航、系統”優勢,推動人工智能與三航、材料、機械等多學科的交叉融合,打造智能無人系統特色,努力將學院建設成為國防智能科技創新的重要策源地。要創新育人模式,構建“精英班+開放班”的本科生培養模式、軍工賦能的研究生培養模式,建強特色課程體系,聘請軍工集團總師擔任企業導師,努力將學院建成“總師型”人才培養的示范特區。要深化開放協同,進一步加大與軍工集團、運營商的戰略合作,構建智能裝備領域的“教學-科研-實戰”全場景貫通體系,人才共育、技術共研、平臺共享,努力將學院建成校企融合發展的卓越標桿。
趙超凡代表工業和信息化部向西北工業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成立表示祝賀,向長期奮斗在我國人工智能領域科教一線的同仁以及關心支持人工智能發展的各界人士致以誠摯的問候。她表示,高校是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的重要力量,希望西工大人工智能學院能錨定國家戰略培養拔尖人才,發揮特色優勢構建學科體系,加強產學研融合推進協同創新,為推動國防創新發展和科技自立自強作出更大的貢獻。
浙江大學副校長陳剛表示,西工大人工智能學院的成立是將學科優勢轉化為創新動能的關鍵布局,智能無人系統創新聯盟的組建為產學研深度融合搭建了協同平臺。他表示,人工智能的發展不能孤軍奮戰,希望聯盟成員共同推動課程、師資、數據互認共享,形成研究合力,以聯盟為紐帶開展校企聯合攻關,期待與大家攜手為人工智能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張春雷代表華為公司對本次活動表示祝賀。他說,西工大與華為長期以來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等方面均有深入合作。西工大培養的一批杰出校友成為華為公司的中流砥柱。希望通過支持西工大人工智能學院建設,解決人工智能領域具有共性的重大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問題,構建“AI for Science”等科技創新體系,孵化出世界級科研創新成果,培養出世界級的產業人才。
西北工業大學人工智能學院
西北工業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深度融合人工智能與系統集成技術,通過凸顯“人工智能+無人系統”特色,致力于打造智能無人系統領域的研究與應用高地,為我國國防科技工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學院以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為己任,依托學校在航空航天航海領域的深厚積淀,聚焦智能基礎和智能無人系統,推動人工智能與三航、材料、機械等多學科的交叉融合,為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提供強大動力。學院構建“精英班+開放班”的本科培養模式,旨在培養具備人工智能基礎和素養的精英本科人才、兼備人工智能和無人系統專業知識的未來科技領軍人才。學院聘請軍工集團總師擔任企業導師,加強研究生培養的實踐性和前沿性,培養智能無人系統領域科技自主創新力量。學院與十大軍工集團、華為、科大訊飛等深度合作,實現場景 共享、人才共育、技術共研,構建智能裝備領域的“教學—科研—實戰”全場景貫通體系,提升行業影響力和競爭力,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實踐機會和就業渠道。
北京理工大學成立人工智能學院
此前,與西北工業大學同屬“國防七子”的另一所985高校北京理工大學,也宣布成立人工智能學院。
5月17日,北京理工大學AI變革與科教創新論壇暨人工智能學院成立大會在中關村校區舉行。
北京理工大學校長姜瀾介紹了學校近年來高質量發展取得的成績。他表示,學校將通過“一零一一”(“10高-11力”)工程全力推進人工智能學院建設,即堅持戰略定位高舉高打、學科建設高原高峰、發展路徑高維高階、產教融合高質高效、國際競爭高位高速的“10高”發展戰略;構建“教師-學生-AI-環境-文化”的“五元”育人新模式,著重培養學生思想品德以及以創新創造力、工具使用力、知識獲取力、問題分析力、邏輯思考力、自我驅動力、表達溝通力、規劃制定力、行動執行力、組織領導力、評價選擇力為核心的AI+能力矩陣。
北京理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王博表示,人工智能學院將整合校內外AI優勢資源,匯聚國家級AI頂尖領軍人才,布局AI基礎、AI技術、AI系統、AI安全、AI應用五大學科方向,圍繞 “極微觀、極宏觀、極極端、極交叉”AI四極發展方向開展科技攻關,建立 AI卓越交叉復合型人才培養機制,創新構建智慧運行保障體系,努力建成世界一流人工智能學院。
近年來,各高校紛紛布局人工智能領域。
今年以來,已有包括深圳大學、南寧師范大學、廣西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北京理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在內的近10所高校成立了人工智能學院。
僅去年一年,已有包括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武漢大學等在內的近10所著名高校成立了人工智能學院。
實際上,早在2017年,中國科學院大學就開設了國內首個人工智能學院;南京大學也在2018年開設了人工智能學院,由著名人工智能專家周志華教授任院長;北京大學于2021年開設智能學院,院長是世界著名計算機視覺專家、人工智能專家朱松純教授;此外,西安交通大學、北京郵電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理工強校也紛紛設立人工智能學院。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我國已有超50所高校成立了人工智能學院。
53所人工智能學院/研究院
(不完全統計,排名不分先后)
1.清華大學-人工智能學院
2.北京大學-智能學院
3.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能學院
4.電子科技大學-人工智能學院
5.北京林業大學-人工智能學院&人工智能研究院
6.中國人民大學-高瓴人工智能學院
7.西安交通大學-人工智能學院
8.南京大學-人工智能學院
9.華中科技大學-人工智能與自動化學院&人工智能研究院
10.中國科學院大學-人工智能學院
11.北京郵電大學-人工智能學院
12.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
13.東南大學-人工智能學院&人工智能研究院
14.吉林大學-人工智能學院
15.天津大學-人工智能學院
16.南開大學-人工智能學院
17.哈爾濱工業大學-人工智能學院
18.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學院
19.北京科技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
20.蘇州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
21.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工智能學院&人工智能研究院
22.重慶郵電大學&科大訊飛-人工智能學院
23.南京理工大學-人工智能學院&人工智能研究院
24.南京郵電大學-人工智能學院
25.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工智能學院
26.中山大學-智能工程學院
27.湖南工業大學-人工智能學院
28.北京交通大學-人工智能學院
29.湖南大學-機器人學院
30.西南政法大學-人工智能法學院
31.山東科技大學&騰訊云-人工智能學院
32.河北工業大學-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學院
33.天津師范大學-人工智能學院
34.重慶理工大學-重慶兩江人工智能學院
35.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人工智能學院&人工智能研究院
36.長春理工大學-人工智能學院&人工智能研究院
37.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騰訊云-人工智能學院
38.大連理工大學-人工智能大連研究院
39.福州大學-人工智能學院&人工智能研究院
40.浙江理工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
41.同濟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
42.煙臺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
43.清華大學&南京市-圖靈人工智能研究院
44.江西財經大學-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
45.武漢大學-人工智能學院
46.上海財經大學-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
47.中國人民大學-蘇州人工智能學院、蘇州人工智能實驗室
48.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人工智能學院
49.廣西大學-人工智能學院
50.南寧師范大學-人工智能學院
51.深圳大學-人工智能學院
52.北京理工大學-人工智能學院
53.西北工業大學-人工智能學院
你還知道哪些高校
成立了人工智能學院嗎?
歡迎留言補充~
中國教育在線綜合整理自:西北工業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以上各高校官方消息及媒體公開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